本文共655字
6至8月傳統「年配息」旺季來臨,市場對高股息投資策略的關注度再度升溫。在台股受到美國總統川普重啟關稅議題影響而震盪之際,富蘭克林華美投信提醒,在缺乏資本利得可觀環境下,投資人更應著重企業基本面與長期獲利能力的審視,謹慎檢視持股品質,避免落入殖利率陷阱。
富蘭克林華美投信FT臺灣永續高息ETF(00961)基金經理人江明鴻指出,台灣加權指數過去10年平均殖利率約4%,在全球主要市場中居領先地位,展現台股獨特的高現金殖利率優勢。然而,他特別提醒投資人需警惕「殖利率陷阱」,因為高殖利率可能源自股價持續下跌,或企業透過非經常性收益支撐的短期現象,這些都不具持續性。
江明鴻強調,ROE(股東權益報酬率)是衡量企業韌性的重要指標。擁有高ROE的企業通常具備較強的競爭優勢、更靈活的定價能力與穩健的現金流,即使面臨關稅與匯率壓力,仍能維持穩定的獲利與股息表現。
2024年台股上市櫃公司創下2兆元歷史新高股息紀錄。2025年在AI產業持續發展和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推動下,企業獲利可望續創新高。不過,江明鴻建議投資人應建立完整的評估框架,首要關注企業營運現金流量的充裕程度,其次評估產業競爭態勢與市場地位,最後則需注意公司治理,特別是股息政策的一致性。
「全球變局正加劇產業間的分化,高股息投資策略也需要與時俱進。」江明鴻表示,投資者應把握全球趨勢,在科技、金融與內需三大領域間進行動態調整,同時關注企業韌性,精準篩選高股息標的。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增加的環境下,找出具備長期穩定配息能力的優質企業,是實現穩健長期報酬的關鍵。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