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661字
國產大模型DeepSeek爆火,AI成為中國經濟轉型命脈,市場憧憬科技政策利多出台,吸引全球資金競相湧入仍具低估值表現的陸港科技基金,尤其具高含科量的香港恒生科技指數,年後以來指數攻勢一波波,帶動恒生科技指數為主的陸港科技指數基金,今年以來各期間績效表現突飛猛進。
根據投信投顧公會2025年2月共同基金績效評比統計,在台核備的10檔中國大陸指數型(非ETF)基金中,新光恒生科技指數基金不論在3個月、6個月、1年、2年、3年以及今年以來績效表現,皆在同類型基金績效排名脫穎而出,顯示鎖定陸港科網龍頭股為主的恒生科技指數,今年以來指數強勁彈升表現令市場驚豔,帶動新光恒生科技指數基金短中長期績效表現一馬當先,累積漲幅令市場刮目相看。
新光恒生科技指數基金經理人詹佳峯預估,2025年官方政策將適度擴張,給予消費和科技更多溫和支持,吸引資金重新押注陸港科技產業投資,尤其是陸港科網龍頭股,企業獲利攀升、財報改善,搭配股價估值修復,預期2025年企業營運前景樂觀下,包括互聯網、機器人、半導體、自動駕駛等,相關龍頭企業有望繼續上攻,帶動中長期股價維持領跑大盤表現。
根據彭博統計,香港恒生科技指數截至2月底的本益比25.4倍,與過去3年平均本益比24.6倍相當,顯示指數本益比仍偏低,詹佳峯預估,2025年恒生科技整體企業獲利進一步改善下,恒生科技指數有望持續吸引全球資金湧入,帶動本益比有望向上修復,依目前指數位置來看,恒生科技指數仍在長線打底階段,建議投資人可以分批或定期定額布局恒生科技指數相關基金,中長期累積報酬值得期待。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