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bell icon

強化內控制度有效性 有助提升財報品質及預防財報舞弊

臺灣法治會計學會日前舉辦2024年第四季研討會。臺灣法治會計學會/提供
臺灣法治會計學會日前舉辦2024年第四季研討會。臺灣法治會計學會/提供

本文共1111字

經濟日報 康堃皇

公開發行公司編製財報報告依據為「證券發行人財務報告編製準則」,然而雖然有編製的依據,惟尚須相關監督機制始能確保財務報告品質,相關確保機制,首重仰賴公司內部機制健全,而其具體的內部機制就是內部控制制度。

主管機關為求上述機制落實,將相關內部機制予以內化為內部控制制度,此為證交法第十四條之一的立法緣由之一,並要求公開發行公司應依主管機關所訂定的「公開發行公司建立內部控制制度處理準則」建立財務、業務之內部控制制度。

確保公司「報導具可靠性、及時性、透明性及符合相關規範」是內控制度三大目標之一,而報導又包括財務報告內容,可知確保財務報告內容可靠性原本就是內控制度存在的目標之一,亦即內控制度有效與否直接攸關財務報告可靠性,因此財務報告之不實常導因於內控失效。

公開發行公司依內控處理準則所建立內控制度尚應包括內部稽核實施細則,而內部稽核存在目的在於協助董事會及經理人檢查及覆核內部控制制度的缺失及衡量營運效果及效率,並適時提供改進建議,以確保內部控制制度得以持續有效實施及作為檢討修正內部控制制度的依據。公開發行公司更應於每會計年度終了後三個月內,向主管機關申報內部控制聲明書,該聲明書亦必須依公開發行公司年報應行記載事項準則揭露在年報中,以公告方式,讓利害關係人知悉內部控制執行狀況。

綜上可知,財務報告編製的過程中,內部稽核人員肩負透過內控有效性以確保財務報告品質重大關鍵責任。惟回顧我國過往有關財務報告不實的案件中,內部稽核人員顯少被究責,就連近期最為轟動的KY康友案,不論民事或刑事判決中,均未有論及內部稽核人員法律責任。臺灣法治會計學會日前舉辦2024年第四季研討會,藉由本次研討會,深入探討如何透過增強內部稽核人員的責任意識,進而降低舞弊風險、提升財報品質,以使資本市場更為健全。

本次研討會首先由臺灣法治會計學會理事長李坤璋教授報告財報不實與內控有效性間的關聯,分別從法制面與會計師執行業務所涉及審計準則規範切入,點出內部控制有效性將直接影響財務報告品質,進而影響會計師審計品質。並邀請中華民國內部稽核協會理事長黃允暐由稽核實務角度分享內控制度有效性與財務報告不實間之關聯,以及執行職務過程中之現實面考量。此外也邀請台北地檢署駐金管會檢察官劉韋宏以及臺灣高等法院重大金融專庭法官鄭昱仁以偵審角色,由內控制度有效性角度切入探討財務報告不實的相關責任。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人資長林永智表示內控內稽為公司日常營運的風險儀表板,應能即時偵測風險事件,且主管機關持續強化該職能的重要性及責任,提醒公司應審視評估。與會專家一致共識,若能從提升內控有效性出發,並重視內部稽核人員職責,將有助於提升財務報告品質,並預防財務舞弊事件發生。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上一篇
永豐ESG低碳高息 連3個月正報酬
下一篇
掌握虛擬資產成長潛力!富邦證券海外股票平台上架百檔「虛擬資產ETF」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