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bell icon

DTA 舉辦首場「生成式 AI 系列工作坊」助力台灣新聞媒體提升產製效率

本文共910字

經濟日報 鄭芝珊

在資訊洪流與多平台並進的數位時代,新聞媒體如何有效運用生成式 AI 工具,成為數位轉型的重要課題。由社團法人數位經濟暨產業發展協會(DTA)主辦的「生成式 AI 系列工作坊」首場課程「生成式 AI 進入新聞編輯室:提升新聞產製效率的最佳實戰」,於 今(19)日與明(20)日在政大公企中心圓滿落幕,吸引來自電視台、新聞網站、雜誌與獨立媒體等新聞媒體單位參與。

主辦單位DTA 理事長陳正然表示,新聞產業面臨的轉型挑戰,不僅是技術門檻,更在於應用數位工具的落地與工作流程的重塑。因此,本工作坊特別以「實用」與「可導入」為核心設計原則,期望協助新聞從業人員善用 AI 工具,強化內容價值、提升產製效率。

DTA 陳正然理事長為本次工作坊開場致詞。數位經濟暨產業發展協會(DTA)/提供
DTA 陳正然理事長為本次工作坊開場致詞。數位經濟暨產業發展協會(DTA)/提供

首場工作坊主講為仨宇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創辦人蕭景燈博士。蕭景燈長年深耕政府與產業的數位轉型推動,亦是國內最早投入生成式 AI 應用的專家之一。他在 2023 年任職於國科會期間,參與推動 TAIDE 計畫,並與高雄大學吳俊興教授所領導的 KUWA 團隊密切合作。2024 年底,蕭博士與原 KUWA 團隊成員共同創立「仨宇股份有限公司」,持續在 KUWA 平台的基礎上發展多元服務。

仨宇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創辦人蕭景燈博士擔任本次工作坊主要講師。 數位經濟暨產業發展...
仨宇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創辦人蕭景燈博士擔任本次工作坊主要講師。 數位經濟暨產業發展協會(DTA)/提供

KUWA 平台,是一套可客製、可離線部署的生成式 AI 協作工具,能整合語音辨識、多語翻譯、摘要撰寫與文件檢索等功能,更可依據實務需求設計專屬的 Bot 流程,協助新聞從業者真正把生成式 AI 用在「工作現場」,提升新聞產製效率與內容品質。

本工作坊以「生成式 AI 進入新聞編輯室」為主題,聚焦在新聞記者、編輯的日常工作中的三種情境:語音/影音轉文字並生成摘要;多語新聞翻譯與摘要整合;檢索增強生成(Retrieval-Augmented Generation, RAG)技術應用。

課程設計採取由淺入深、理論結合實務的方式,從生成式 AI 的發展脈絡與技術原理出發,延伸至新聞編輯室的實際操作場景。為讓學習落實到日常,工作坊也有安排一對一深度諮詢,讓學員帶著自己的課題,面對面獲得講師的實戰建議。

學員與講師一同進行實作與深入討論。 數位經濟暨產業發展協會(DTA)/提供
學員與講師一同進行實作與深入討論。 數位經濟暨產業發展協會(DTA)/提供

本工作坊為「生成式 AI 系列工作坊」的首場,後續 DTA 將持續推出更多元化的進階應用課程,更多課程與最新消息,歡迎造訪 nDX 官方網站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上一篇
中大攜手北榮共創非侵入式腦刺激 治療憂鬱症新契機
下一篇
國寶集團東華高爾夫球場與日本千歲空港鄉村俱樂部 締結姊妹球場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