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895字
2025年度農業界國際盛會、第9屆「亞太區農業技術展覽暨會議」於11日在大臺南會展中心盛大開幕。臺灣農機電動化產業策略聯盟攜手工業技術研究院共同邀請聯盟會員:立淵機械、駒拓科技與川介企業等業者展示熱門機具,包括:應用於農業端之物流搬運車、可遠端遙控/自走之大坡度應用割草機與小型多功能應用共同載具底盤,並同時於現場展出國內學研機構在智慧農工技術上的跨域整合成果。
於今年2月正式成立的臺灣農機電動化產業策略聯盟(Taiwan Agricultural Machinery Electrification Industry Alliance, TAMEIA),以提供農機電動化發展過程中的跨農工領域關鍵業者合作平台為目標,來協助加速農機產業推動電動化的進程。本次展覽除了邀請會員中的知名業者展示旗下新產品、提供國內/外買家進行產品媒合與銷售商機外,也期望藉此展會帶來更多的跨領域投資發展機會。
聯盟會員中的立淵機械以3輪搬運車作為展出亮點,以電動化、過彎側頃結構設計與全車控制等技術進行開發,可應用於果菜市場、溫室內部等空間限制場域,使用者可以透過輕巧的車身與簡單的操作讓搬運作業更加方便;川介企業則是應用工研院技轉的科專技術,進行遠端控制/自走的割草機開發,透過遠距操作的優勢相較傳統割草作業能夠提升25%以上的效率;駒拓實業同時也結合了工研院技轉的技術,透過小型共用底盤,整合國內知名學術單位(台灣大學、中興大學、中山大學),推出多樣化泛用型農業小型載具,可使用於不同的農業場域。
策略聯盟理事長李士畦博士提及,放眼未來結合AI科技的智電系統或農工機器人的發展,一定要透過台灣領先的三電(電機、電池、電控)、精密機械、傳統農機、車用零組件或晶片等相關產業的跨領域整合,來形成新的供應鏈。聯盟平台未來將持續提供產學研最新技術、跨領域業者間的互補或新投資者的方向指引,再配合國內外市場的不同需求來創造國產次世代智電型農業機械的新商機。本次展會除了讓國際看到台灣邁向電動化、無人化農業或AI農工機器人的發展佈局,也提供了傳統農機產業發展電動化設備的方向,並讓農民擁有更多優質國產電動化設備的選擇機會。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