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bell icon
notice-title img

📱 一手掌握財經脈動!
現在下載經濟 App 馬上體驗


🎧 聽新聞|‼️ 即時快訊|📁 歷史推播


登入體驗抽 LINE POINTS
訂戶還有加碼喔!


不再通知
notice-title img

📱 一手掌握財經脈動!
現在下載經濟 App 馬上體驗


🎧 聽新聞|‼️ 即時快訊|📁 歷史推播


登入體驗抽 LINE POINTS
訂戶還有加碼喔!


不再通知

李茂源創辦「三代共善同行」打造善循環系統

 李茂源用三代共善的理念,將善念化為生活中的每一個選擇。李茂源/提供
李茂源用三代共善的理念,將善念化為生活中的每一個選擇。李茂源/提供

本文共978字

經濟日報 台北訊

「我不想等自己有餘力才行善」-李茂源,用三代共善的信念,走出不一樣的公益路,李茂源不是政治人物,也不是知名企業家。但他選擇了一條最溫柔卻最堅定的路-把愛交給三代人共同承擔,把善化成日常的選擇。李茂源,創辦《三代共善同行》,正默默推動一場家庭與社會之間的溫度修復。

李茂源不來自顯赫家庭,也沒有華麗的公益經歷。但他從小就明白,愛是可以傳遞的,責任是可以學會的。「我家三代同堂,看到孩子與爺爺奶奶的互動,有時比我們做父母的還自然。我開始想,為什麼我們不能讓這種溫暖變成一種制度?」他這樣說。在社會上走過多年的他,看見了許多家庭看似完整,卻因為代際缺乏理解而失去連結;也看見許多長者因年齡被邊緣,許多孩子從小缺少生命對話。於是他問自己:如果我們能重新設計一套「讓三代都能參與」的系統,是否就能減少誤解、彌補冷漠、重建善意?

《三代共善同行》執行長李茂源。李茂源/提供
《三代共善同行》執行長李茂源。李茂源/提供

在他眼中,台灣社會有太多「安靜的裂縫」:父母為了生活努力工作,沒時間陪孩子,也難以真正照顧父母;長者在退休後被家庭邊緣化,每天等吃飯、等孫子回家成了例行;孩子學很多才藝,卻從沒學過「怎麼與人相處、怎麼去付出」。「這不是誰的錯,而是我們缺少了一個讓三代重新連結的平台。」他不是喊口號,他選擇了一個字:「同行」。

李茂源創辦了《三代共善同行》,不是為了讓大家變得偉大,而是讓「善」這件事變得簡單。他相信—當孩子能陪爺爺去做公益,這就是最好的生命教育;當媽媽願意讓孩子與長者共同學習,家庭就多了一份理解;當一位長者能走出家門分享他的故事,他的人生就再一次發光。「我不是要改變世界,我只是想,能不能讓家庭裡的每一個人,都能彼此成為更好的人。」

李茂源期許,透過《三代共善同行》,讓每一個家庭都有機會走上共好之路。李茂源/提供
李茂源期許,透過《三代共善同行》,讓每一個家庭都有機會走上共好之路。李茂源/提供

李茂源說:他不要求別人立刻跟上,但他願意走在最前面-不為了成名,不為了掌聲,只因為他深信:「大愛,不是捐多少錢,而是你願不願意從自己開始,拉一個人,陪一條路,點一盞光。」

「長者不是社會的終點,而是家庭的根、文化的載體,更是愛的延續者。」做公益在這裡,年齡不是限制,而是參與的通行證。

在未來他們將會開創屬於他們自己世界的善循環系統,讓大家脫離世俗的壓力,李茂源選擇與張溢灰攜手投入《三代共善同行》的建設-不是因為他們不再相信金融,而是因為他想讓金融不再背離人性。他們把自己在體系內學到的一切:風險分配、制度穩定、資金規劃、跨世代資源結構化等,全部投入在一個信念裡:讓每一個家庭,都能用制度穩定地走上共好之路。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上一篇
工研院創新顯示技術助攻達擎搶占新商機
下一篇
國際獅子會總會長訪台 肯定台灣公益實力、深化國際情誼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