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bell icon

M31法說:AI車用雙引擎 2奈米助攻營收拚新高

本文共879字

經濟日報 曹松清

全球矽智財領導供應商円星科技(M31 Technology,M31)今(19)日召開法說會,公告2024年全年合併營收新台幣14.8億元,年減8.15%,每股盈餘(EPS)為新台幣3.05元,為公司成立以來首次營收下滑。

円星科技總經理張原熏今(19)日受邀參加櫃買法說會。 円星科技/提供
円星科技總經理張原熏今(19)日受邀參加櫃買法說會。 円星科技/提供

雖然持續投入先進技術研發與市場拓展,但晶圓廠開案進度不如預期,壓縮2024年獲利空間。儘管短期營運承受挑戰,但預期2025年將迎來成長契機。

隨著2奈米IP研發啟動、晶圓廠6奈米以下IP需求逐步確立、美系雲端服務供應商(CSP)積極開案,及車用ADAS應用推動4奈米以下先進製程IP市場成長,在晶圓廠開案逐步回溫下,儘管工作天數減少,今年第一季營收仍可望年季雙增。來自先進製程的高單價授權金,以及具量產潛力的權利金,將為2025年增添營運動能。

IC設計業者對先進製程IP需求持續暢旺,2024年整體新案授權營收成長超過三成,16奈米以下更大增七成,展現先進製程強勁動能。隨著邊緣運算加速AI晶片進軍終端裝置,M31可望持續拓展高速數據傳輸領域的影響力。展望2025年,高階手機、ADAS、AI推論、影像辨識及伺服器存儲介面等關鍵領域,領導廠商對高速傳輸介面IP的升級需求依舊強勁,預期來自IC設計業者的4奈米以下授權金將進一步擴大。

儘管去年晶圓廠客戶新案減少逾五成,M31仍積極深化與龍頭晶圓廠的合作,今年不僅擴展6奈米以下基礎元件IP研發,12/16奈米FinFET平台亦有望進入量產,進一步提升權利金規模。此外,公司持續強化跨區域晶圓廠生態系,成功斬獲韓系晶圓廠5奈米技術平台,並將與中國三大晶圓集團的合作推進至22/28奈米具量產潛力的技術平台。而海外新晶圓廠的加入,將帶動權利金收入高速增長,為公司營運奠定更穩固的發展基礎。

円星科技總經理張原熏表示,隨著客戶結構轉變及先進製程專案技術門檻提升,研發投入勢在必行,但對2024年的營運結果深感抱歉。展望未來,來自晶圓廠與晶片設計業者的開案動能齊頭並進,先進製程依然是鞏固營收的關鍵引擎。M31將更審慎評估研發資源配置,透過穩健的市場布局與策略調整,擺脫2024年低谷,邁向復甦與成長。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上一篇
第六屆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 漢斯.烏爾里希.奧布里斯特講座揭序幕
下一篇
2025觀音觀鷹樂活行腳活動 生態導覽、綠竹筍推廣、絶美大地景健行之旅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