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CBCT技術革新 助力牙科與醫學影像診斷精準化

本文共1547字

經濟日報 楊開雲

CBCT技術發展歷程與突破

自2005年以來,錐狀射束電腦斷層掃描(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CBCT) 技術逐步應用於牙科診所,成為影像診斷的重要工具。該技術相較於傳統X光與醫用CT,具有輻射劑量低、影像重建速度快、三維影像精度高等優勢,為牙科醫師提供更清晰、準確的診斷依據。

然而,早期CBCT設備在拍攝範圍、解析度與計算速度方面仍有諸多限制。例如,過去的CBCT設備拍攝範圍僅約 5×5cm,無法完整涵蓋部分臨床需求,計算時間超過5分鐘,影像解析度更達 800µm 以上,難以提供精細影像。隨著電腦運算能力的提升與影像技術的進步,現今主流CBCT機型的拍攝範圍已擴大至 8×8cm,計算速度縮短至2分鐘內,解析度提升至 200µm,影像品質大幅提升,使其在牙科診斷、植牙計畫、正顎手術評估等應用上更加精確與高效。

Papaya 3D問世 再創影像技術新高峰

儘管CBCT技術已有長足發展,現有設備仍存在一些臨床應用上的挑戰。例如,對於智齒評估、下顎骨結構觀察、顳顎關節(TMJ)影像分析等需求,8×8cm或8×10cm的影像範圍仍顯不足。此外,當解析度維持在200µm以上時,影像細節可能不夠清晰,影響診斷的精準度。

針對上述需求,Genoray公司推出新一代CBCT設備—Papaya 3D,突破傳統CBCT技術的限制,提供更廣視野、更高解析度、更快計算速度的影像解決方案。該設備的核心優勢包括:

• 拍攝範圍擴大至14×16cm,涵蓋更廣泛的臨床應用場景

• 影像解析度低於200µm,特定模式下可達75µm,顯示更精細的影像細節

• 計算速度縮短至1分鐘內,大幅提升診斷效率

• 高規格與親民價格並行,降低牙科診所的導入門檻

這些技術升級使Papaya 3D成為智慧型牙科診斷的關鍵利器,助力臨床醫師更精確地評估患者口腔狀況,並優化治療計劃。

臨床應用與醫師回饋

自2024年2月起,Papaya 3D已陸續導入多家知名牙科診所,其中包括台大傑出校友 彭醫師與何醫師。兩位醫師表示:「Papaya 3D的高解析度讓我們能夠更清晰地觀察目標區域,進一步提升診斷準確性。此外,該設備的軟體介面直覺易操作,運行穩定,可快速產生即時影像,幫助我們在最短時間內做出治療決策,提高臨床效率。」

此外,供應商提供的即時技術支援亦受到診所高度肯定,確保設備穩定運行,減少因影像設備問題而影響診療工作的可能性,讓醫師能將更多心力專注於患者需求。

CBCT技術應用拓展至醫學影像領域

除了在牙科領域的廣泛應用,CBCT技術的影像優勢正逐步拓展至耳鼻喉科、顱顏外科、整形外科等醫學領域。例如:

• 耳鼻喉科:CBCT可用於睡眠呼吸中止症(OSA) 診斷,幫助醫師分析患者的上呼吸道結構,進一步評估治療方案。

• 顱顏外科與整形外科:CBCT能提供高精度的三維影像,幫助外科醫師進行術前規劃,提升手術成功率。

• 低劑量影像技術:CBCT相較於傳統醫用CT,輻射劑量更低,使其成為需要頻繁影像檢查患者的較佳選擇,例如兒童與年長者的牙科與耳鼻喉科檢查。

隨著影像技術的不斷進步,CBCT的應用範圍將進一步擴展,提供醫師更準確的診斷工具,提升臨床醫療品質。

CBCT未來展望

隨著AI技術的發展,未來CBCT將進一步融合人工智慧影像分析,實現自動化診斷輔助,幫助醫師更快速準確地判讀影像。此外,透過雲端數據整合,醫師將能夠隨時隨地存取患者的三維影像,提升遠距醫療的可行性。

CBCT技術的革新不僅改變了牙科診斷方式,也為整體醫療影像診斷領域帶來突破性的發展。隨著未來設備的持續升級與應用場景的擴展,CBCT將成為更多精準醫療與數位醫學的重要基石,為醫師與患者提供更高效、更安全、更精準的影像診斷解決方案。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上一篇
桃市圖八德分館攜手「怪咖計畫」 推移工人權系列活動
下一篇
「和泰集團xStarFab加速器」擴大徵案 邀AI新創共築Smart Mobility新未來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