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310字
入選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潛力新創選拔」黑科技獎的精準智能生技股份有限公司(Precise Big Data company),這支從美國矽谷回台灣連續創業的新創團隊透過創新的數位醫療人工智慧技術,可望為醫療行業帶來臨床革命性的變革。
精準智能生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創辦人Curry Huang曾在美國矽谷創業,並成功以約3,300萬美元(約新台幣10億元)被併購出場。為實現守護國人健康的願景,身為該公司的共同創辦人之一及執行長,他放棄了40%的併購收益,並以超過新台幣億元的價值進行技術移轉,將之前未被併購之技術技轉,創立了精準智能生技股份有限公司,目標是未來上市(IPO),持續守護國人的健康。
由於過往紮實的專業技術與累積的資金,在百大新創名單中也是入選智慧醫療類別中最年輕的團隊,獲獎紀錄戰績輝煌,讓精準智能在新創圈猶如一匹黑馬氣勢奪人。
精準智能執行長Curry Huang強調,一般心電圖判斷分析至少要40分鐘,透過精準智能的AI數據平台可以在4分鐘內判斷出結果,節省90%以上的時間與效率,在實例運用上,有醫療院所使用前一天只能處理100張心電圖,經過AI輔助辨識判斷可以處理2、3百張心電圖,大幅提高醫療院所服務效益與創造營收,最重要的是,根據FDA法規測試,判讀結果準確性高達98%以上。
客戶透過API將任何一種形式ECG心電圖傳到平台上,經AI判讀分析後,將結果回傳給客戶,產品和解決方案涵蓋病理影像分析、病歷數據分析挖掘等廣泛範疇,幫助醫護人員可以更準確地診斷疾病、預測患者風險、著手個性化治療設計方案。判讀過程採去視覺化處理,流程通過FDA最高規範的資安相關認證,減少客戶資安疑慮。
智慧醫療發展成熟,市場不乏類似影像辨識判讀產品,Curry Huang進一步說明,與北美和歐洲類似競爭產品相比,精準智能的AI平台可判斷的病症種類較多,常見的心房顫動、心肌梗塞等心律不整等廿幾種心血管相關疾病。產品兩項主要優點與差異化:可以支援不同格式的心電圖、判斷結果準確性高。
基於先前成功的創業經驗,精準智能回台灣重起創業賽道,主要目標市場就鎖定海外北美與歐洲地區,接著才是東南亞,目前在台灣已經取得與醫學中心的合作管道。2022年公司成立,2023年的營收是前一年的3.65倍,緊接著2024年成長74%,在台灣AI智慧醫療產業SaaS服務平台排名前三位,預計2025底開始進行A輪募資,期望於2027年上市IPO。
精準智能四位創辦人分別來自美國麻省理工、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台大電機、UC Berkeley VC University,其他成員畢業於西北大學、UIUC等名校,團隊擁有AI、生技、電腦演算法、數據分析、醫療病理學研究等堅強的專業背景支撐,擁有豐富的醫學背景和技術專業知識,很典型菁英新創團隊。
針對公司未來願景,Curry Huang充滿信心,目前同步在美國醫療院所進行臨床POS收集數據,申請美國FDA認證,去年獲選柏克萊Berkeley Health Innovation Accelerator健康創新加速器,近期並獲得世界前十大醫院合作邀約,希望在世界頂尖加速器的推進下為海外市場順利佈局。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