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672字
在AI與5G/6G時代,無線通訊傳輸是產業關鍵需求,專注於無線通訊基地台與衛星通訊IC晶片研發的繁晶科技以「Massive MIMO」的核心技術可提升訊號傳輸效率,並達成節能目標,近期榮獲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潛力新創選拔」綠科技獎,並代表國內參加在汶萊舉行的亞太資通訊科技聯盟大賽(APICTA),一舉斬獲兩金一銀,這也是來自於17個亞洲經濟體中,唯一獲得兩面金牌的科技公司,表現非常亮眼,是科技新創界的台灣之光。
繁晶科技創辦人暨執行長王易凡,擁有台灣大學電信工程所博士學位,其博士論文即專注於Massive MIMO技術的理論創新研究,創業前曾任職IC設計公司、中科院、電信商與系統廠商,結合學術理論與札實的產業實務經驗,以解決5G基地台建置成本過高及耗能的市場痛點,創立繁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王易凡指出,目前全球5G通訊發展偏慢,以國內為例,與4G相比大約僅有1/3的人在用5G,原因在於5G基地台建置費太高,大型基地台技術集中在NOKIA和Ericsson少數大廠,因此國外有越來越多電信商會改走O-RAN開放式基地台來擺脫大廠的壟斷,像是美國的電信商AT&T也已開始在美國部署。
繁晶科技所研發的基地台IC晶片,可降低建置成本,透過開放式架構讓價格回歸到合理機制,其核心技術「Massive MIMO」,簡而言之是讓基地台裝有大量的天線,以5G基地台為例可達64路天線(一般4G基地台最高只有8路天線),可以更流暢處理還原訊號,達到更遠的涵蓋範圍。
在節能的表現上,基地台的發射功率是整個無線通訊系統中最耗電的環節,透過繁晶科技的Massive MIMO 5G基地台基頻方案搭配64路天線,比起最多8路天線的傳統基地台相比,可降低發射功率約9-11dB,在提升通訊性能的同時,也能達到節能省電的ESG功效。
王易凡進一步說明,透過Massive MIMO技術之信號處理演算法,系統可優化發射功率,將能量集中發射到5G手機使用者的方向,避免發射功率之浪費,因而提升能量的使用效率。同樣透過Massive MIMO技術,手機端也可以降低其發射功率就可讓基地台收到手機訊號,延長手機待機時間。
根據數據顯示,台灣三大電信業者每年基地台耗電高達26億度電!王易凡推估,現有4G基地台,尤其是人口密集都市區,若能全面升級採用Massive MIMO技術的5G基地台,台灣每年有機會可省下約10億度電,以每度電3元來計算,相當於節省30億元電費,不僅為電信業者帶來明顯經濟效益,同時也可讓一般大眾的手機更加省電、待機時間更長。
成立僅兩年的繁晶科技,去年2024年的年營收成長率(YOY)528% ,營收成長約5倍!已獲得約1個資本額的營收,以硬體領域的早期IC設計新創來說,財務表現非常亮麗!王易凡預估未來幾年基地台與衛星通訊市場,仍將持續成長,前景看好。
此外,繁晶科技也提供LEO低軌衛星、地面接收站(Ground Station)、以及地面終端裝置(User Terminal)相關基頻方案。王易凡強調,未來透過衛星的通訊應用會越來越多,包括飛機、船、電動車等交通工具,甚至一些物聯網IOT裝置、以及生成式AI在雲端模型訓練相關資料的傳輸,都可透過衛星做無縫的即時傳輸。
現有的衛星通訊服務仍是以類比式波束成形(Analog Beamforming)技術為主流,缺點是衛星每次只能傳送資料給一個地面接收站,遇到天候或雲層阻擋易有斷訊的問題,繁晶科技研發的衛星通訊基頻方案,採數位式波束成形(Digital Beamforming)技術,可以同時接收多個衛星所發射訊號,有效提升與衛星的連結速度及覆蓋面積。雖然國內民間低軌衛星通訊尚未開放,但海外需求甚殷,繁晶科技於今年1月去美國最大消費性電子CES參展,也接觸到不少國外客戶需求,目標客戶快速延伸至美國、歐洲,以及日本等海外市場。
繁晶科技自我期許,透過開發兼具節能與成本效益的無線網路基地台與衛星通訊晶片解決方案,可以加速5G/6G基地台與衛星通訊之部署,期盼對世界無線網路技術之進步與普及做出貢獻。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