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bell icon
notice-title img

📢 讀好文抽 AirPods!


本周獎品大升級!
讀 3 篇科技主題文章
👉AI、半導體、電動車👈


追蹤趨勢 登入閱讀拿好禮 🎧


不再通知
notice-title img

📢 讀好文抽 AirPods!


本周獎品大升級!
讀 3 篇科技主題文章
👉AI、半導體、電動車👈


追蹤趨勢 登入閱讀拿好禮 🎧


不再通知

「城市聚光燈」點亮桃園 元智師生共創燈會藝術盛宴

本文共1045字

經濟日報 曹松清

2025年台灣燈會於2/7-23在桃園盛大舉行,其中《城市聚光燈》展區,以桃園城市特色與多元文化為主題,帶來深入人心的視覺與感官體驗。

由元智大學藝設系黃琬雯老師(右二)帶領學生,共同創作作品《祈豐年》。 元智大學/...
由元智大學藝設系黃琬雯老師(右二)帶領學生,共同創作作品《祈豐年》。 元智大學/提供

展區由元智藝設系助理教授邱杰森及人社院英專班莫珊嵐老師雙人共同策劃,匯聚了13件作品,以「家的輪廓」為主題,呈現國境之門的桃園,匯集著多元文化,包含客家、原住民、新住民、閩南及眷村等不同族群遷徙至同一片土地,也帶入了不同的故事與文化,藉由彼此交融接納,共同將桃園打造成多元又獨特城市意象。

《城市聚光燈》展區由元智大學教師群領銜策展,並指導原住民學生和外籍生參與作品設計與製作,結合藝術創作與教學實踐,展現桃園作為文化重鎮的藝術實力。其中元智大學英專班老師、法籍藝術家莫珊嵐,與外籍生合作飛機意象的作品《福道》。藝設系助理教授黃琬雯,也是本次參展藝術家,則和藝設系學生、港生及阿美族學生合作,在作品《祈豐年》中的圖騰與竹構設計中,共同激發對原民精神和南島文化的傳承和創新。

黃琬雯表示,台灣原住民的漁獵與稻作文化,在建築、工藝、舞蹈、信仰都表述其深厚的南島文化底蘊。《祈豐年》的概念來自於阿美族太巴塱穀倉X型的屋頂與斜撐,轉化為兩組不同斜率的竹構單元,包被出如隧道般的空間,以海洋和竹燈模式交替演出,並引導人流進入展區。X型屋頂如祈福禱告交叉的手,象徵對過去一年的「感謝」與未來豐盛的「期待」,兩側是豐年祭手牽手踏歌祈福的意象。走進「祈豐年」,感受如魚群漸進式的光帶,以雙手領受竹燈中的祝福。

元智大學師生創作《祈豐年》。 元智大學/提供
元智大學師生創作《祈豐年》。 元智大學/提供

阿美族背景的資傳系徐翊媗同學提到,在圖騰設計中,以臺灣原住民族的文化故事為核心,靈感來自各族群象徵性的圖騰與歷史,透過幾何紋飾與象徵性圖案,呈現各族群獨特的精神與文化內涵。這些圖騰不僅是一種視覺表現,更能成為這片土地所承載的歷史與精神。讓大家在欣賞這件作品的同時,感受到原住民族文化的深度與族群認同的力量。

藝設系黃裕勝、賴界華與劉名軒同學說道,我們製作模型,想像其成為真實尺度的樣子,在設計階段了解構造與結構的關係,並嘗試許多不同媒材結合的可能性,大家各司其職的分工,也透過製作模型整合其他成員的結構、圖騰和布幔設計,學生時期很難有機會做這麼大量體的作品,透過這次燈會的參與,讓1:20的模型放大成1:1的實體作品,是很難得的經驗。

來自香港的程家倩同學指出,在台灣唸書到現在已經快八年了,卻少有機會了解原住民的文化,透過這次燈會的參與,我才知道台灣原民文化的多樣性與豐年祭傳統,我以多樣的色彩和排列組合,來回應《祈豐年》文化承續和再造的精神,點亮屬於每個人的心靈燈火。

元智大學英專班老師、法籍藝術家莫珊嵐,與外籍生合作飛機意象的作品《福道》。 元智...
元智大學英專班老師、法籍藝術家莫珊嵐,與外籍生合作飛機意象的作品《福道》。 元智大學/提供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上一篇
太陽能綠電98%轉供企業 無關台電虧損
下一篇
東海攜百大企業搶人才 最強就業媒合平台直通職場高薪起步!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