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983字
長期推動「綠色鑄造」不遺餘力的皇廣鑄造發展公司,日前又以創新的綠色紙澆管技術,獲頒第33屆台灣精品金質獎,彰顯該公司在綠色鑄造材料技術領域的卓越創新和領導地位。
皇廣創辦人張豐國指出,綠色紙澆管不僅在耐高溫性能方面表現優異,能夠承受高達1600°C的工作溫度,且在減少碳排、降低工業廢棄物等方面具備多項環保優勢。該產品成功解決傳統陶瓷管長期存在的重量大、易破損及運輸困難等問題,為全球鑄造廠帶來突破性進展。
張豐國說,紙質澆道保護管(紙澆管)的研發和成功上市,是皇廣多年來專注於綠色鑄造材料和可持續發展的結果。此次獲獎,不但是對公司技術實力的高度肯定,也鼓勵了研發團隊繼續在綠色材料科學領域不斷探索和突破。
張豐國特別強調,綠色鑄造是全球趨勢,不少歐美大廠向供應商宣告綠色採購政策,並將綠色產品列入優先採購要件,要求供應商的產品或服務需符合環保節能成效。因此,該公司數年前特別在溪州新廠興建綠色鑄造科技大樓,除設置綠色材料高階實驗室,同時大量採用循環經濟模式生產綠色鑄材,以達到降低CO2排放與能源消耗的目的。他說,綠色鑄造可為企業、客戶與環境帶來多重好處,包括減少資源浪費,落實企業社會責任;提升企業與品牌形象,有利產品國際行銷;讓客戶以較低價格取得環保、安全的產品;有助鑄造業由3K轉型爲4C(Clean、Career、Competitive、Creative)產業,強化全球競爭力。
另甫於8月接任董事長的張雍驊表示,紙澆管係由回收紙張製成,與市售陶管相比,可減少90%以上的事業廢棄物,加上比傳統陶管減輕90%的重量,不僅有助降低搬運負擔,更是循環經濟再利用的最好示範。
張雍驊說,該產品採用生物可分解纖維製成,大幅減少對人體的危害,且具有容易加工裁切與組裝、不易破裂、無須纏紙膠帶等特色。尤其,這項產品在經過1100~1600℃高溫澆鑄後,會形成碳化層保護澆道,避免型砂被沖刷造成鑄疵,加上澆鑄後碳化層崩散性好,可經由集塵系統排出,不會對回收砂造成汙染,大幅減少回收砂處理設備損耗及人工過篩陶瓷碎片。
總經理張世維補充表示,皇廣成立47年來,先後獲頒國家品質獎、國家磐石獎、創新研發獎、國家人才發展獎與鑄造精品獎等多項國家級獎項肯定。該公司未來將持續研發新一代的綠色鑄造材料,並導入智慧化、全自動化生產線,期打造皇廣成為智慧綠色鑄造的典範工廠,全力邁向ESG永續經營。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