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打房成效出爐了 專家:央行不會有新動作

本文共778字

經濟日報 住展雜誌/住展房屋網

文/李科諺

9月央行啟動第七波信用管制,限制非自用房貸的貸款成數及寬限期,並加強對各銀行房貸水位的控管,這些措施使得原本火熱的房市開始出現降溫跡象。

央行關注的三大房市指標——國銀不動產放款集中度、房屋貸款與建築融資餘額及房價年增率,均在10月顯示出負面走勢。金融圈認為,央行的主要目的是使房市降溫,而非徹底打擊市場,因此在房市降溫顯著後,預計央行下週四(19日)理監事不會再推出新的房市管制措施。

在不動產放款集中度方面,金管會統計顯示,截至10月底,國銀的購屋貸款及土建融融資餘額總計達14兆7,156億元,占總放款額的35.2%,較6月底的37.4%下降了2.2個百分點。10月國銀不動產放款月增869億元,遠低於過去半年每月平均增量1,464億元。

根據金管會數據,10月國銀房貸月增678億元,房貸年增率降至11.07%,這是剔除2月農曆年季節因素後,13個月來的最低月增量,並且結束了連續15個月的增長。建築融資月增210億元,亦為近三個月來的最低增幅,顯示房貸與建融放款的降溫成為此次房市降溫的主要原因。

在房價部分,10月台北市與新北市的房價分別月減0.9%與2.6%,年增率則降至8.9%與11%,這些為年初以來及近半年來的最低增幅,顯示央行重手之,房價明顯受到影響。

銀行業主管表示,目前三大指標,包括集中度、放款餘額和非不動產放款占比,前兩者已顯著降溫,最後一項也因不動產占比下降,自然提升非不動產放款占比,顯示央行的打房措施,已令不動產達到降溫效果。

隨著政策逐步發酵,投機客已經陸續撤出市場,高資產族群則保持觀望,建商在購地和新案開發上的步伐也可能放緩。當觀望者發現市場成交量縮但價格並未顯著下跌時,或許才會考慮重新進場。

《住展雜誌》創立於1985年,是全台第一家房產媒體

擁有最豐富且即時的預售屋、新成屋資訊

以上文章未經授權,禁止擅自轉貼、節錄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全台灣第一家、35年歷史最久、最詳細的預售屋及新成屋建案資料庫,客觀、公正、不仲介買賣,最新房市新聞及市場分析,購屋族找房非看不可;建築業必讀研究分析,最多人討論、最多人瀏覽、最多人引用。

延伸閱讀

上一篇
連鎖都更最後一塊拼圖 「信義兒福A2」今簽約
下一篇
拿到40%容獎卻不蓋 為何北市上百件危老案逾期失效?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