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該不該加徵空屋稅? 李同榮揭五種人「盲點」

本文共1256字

經濟日報 記者游智文/即時報導

房價居高不下,房租連年走揚,空屋稅議題再受關注。房市趨勢專家李同榮表示,課徵空屋稅,政府看似可增加稅收、降低民怨,實際無法增加租賃供給、解決高房價、傳統商圈店面空置偏高問題,對社會貧富差距對立也無解。

他表示,台灣房產持有稅偏低是事實,但稅制革新,不是在舊有稅基上疊床架屋,應打掉重來,將房屋稅與地價稅合併實價課稅,然後降低稅率,自住輕稅、多戶遞增稅率,力求稅制簡化、合理、公平。

李同榮表示,台灣的空屋問題到底嚴不嚴重?到底應不應該加徵「空屋稅」?產官學界各方見解不一,事實上,空置率高低與市場價格起伏息息相關,學理上分析對的事,實務上往往行不通。

他從產丶官丶學丶屋主丶一般社會大眾等五種不同角度,解析該不該加徴空屋稅:

從官方角度來看,課徵空屋稅有四大「迷失」。首先,加徵空屋稅看似可增加稅收,但空屋定義不清,空屋最多是偏鄉,政府如何釐清空屋的起源,避免傷及無辜老厝?

第二,全台有76%為單一住戶,當然很多人支持空屋稅,對富人加稅可以降低民怨,選舉將至又可爭取基層選民認同,一舉多得。只是加徵空屋稅,結果會如同奢侈稅與房地合一2.0,房價照轉嫁、租金照漲,受害的還是年輕人。

第三,提空屋稅可包括空店稅,看似可解決傳統商店偏高空置率。但問題是,傳統商圈空置率偏高是市場問題、租金問題、還是商圈競爭力問題?

第四,提空屋稅可以對外宣稱增加租賃供給,但空屋真能轉入當租賃公宅?若能,試問中央8萬戶空屋移轉社宅政策為何會失敗?為何幾萬戶包租代管政績都非空屋移轉?

從學者角度來看,不少人認為空屋稅可活化閒置資產,避免浪費社會資源。但這有兩大盲點:

首先,正常市場難以避免的空置率是5%左右,目前全台空置率約8.5%-9.5%之間,若扣除代售成屋與建商代售餘屋,市場空置率就降至8%以下,若再扣除偏鄉繼承空屋與老厝,都會的空置率其實根本不嚴重,尤其是低總價剛需市場的空置率幾乎已經少之又少。

第二,空屋無法以稅制控管轉入租賃市場,也難解決弱勢居住問題,更難談到活化閒置資產的發展,要談活化閒置空屋應先談如何活化公有與私有閒置空地問題,學者忽略公法人標地炒地與私法人囤地才是房價堆高的主因。

從建築業者角度來看,建商會認為政府已經有3.6%囤房稅,又要加徴3.6%以上空屋稅,是否一隻羊被剝兩層皮?他們認為政府不應疊床架屋,更不應有稅上加稅之重複課稅的不合理稅制。

從空屋所有權人的角度分析,首先,若是多屋擁有者被課豪宅稅又課囤房稅,再加徴空屋稅,一様有被重複課稅之疑慮。

其次,都會空屋持有者,目的大多在於希望保值與期待增值的心理,一旦市場沒有增值與保值的利益,就大多會流入交易市場,鮮少會轉入租賃市場,何況空屋大多是中大坪數,對弱勢所需的社會住宅毫無助益。

從一般社會大眾的角度分析,大多數民眾對囤房不具好感,尤其買不起房也租不起房的年輕人更是難以忍受。因此所有稅制打房政策或打著維護居住正義的政策都會讓弱勢者大力支持。只是政策有時也是幌子,民意代表往往在大選前只談理論不切實際,對症不對藥,既不治標更不治本,社會貧富差距與對立依舊無解。

是否加徵空屋稅,房市專家李同榮用產官學三面向解釋。示意圖 記者游智文/攝影
是否加徵空屋稅,房市專家李同榮用產官學三面向解釋。示意圖 記者游智文/攝影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上一篇
北市都更8箭特快車啟動 內湖海砂屋加速更新
下一篇
泰嘉開發「世界之心」每坪比九份子便宜6萬 市場驚艷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