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228字
台積電(2330)2025年股東會上釋出未來十年AI發展將供不應求好消息,「不僅今年營收、獲利都會再創新高,未來五到十年也會非常好」,愈來愈多投資人聚焦「站在巨人肩膀上」高含「積」量市值型ETF。野村投信表示,面對即將到來的2025下半年,AI仍是全球市場主旋律,台灣AI相關股很多,台灣之光也不只一檔台積電,在掌握科技巨擘的成長動能的同時,投資人不妨以升級版的市值型主動式ETF布局AI爆發性成長機會,參與尖端科技的長線成長趨勢。
野村臺灣增強50主動式ETF(00985A)經理人林浩詳表示,台灣AI優勢明確,台股可以有機會享受更好的本益比。根據野村台股研究團隊最新預估,2025年電子類股整體每股盈餘(EPS)年增率可望達20.56%,即使面對潛在關稅風險,仍維持亮眼成長動能。相較之下,金融類股預估EPS年減4.04%,非電子非金融類股EPS大幅衰退20.19%,進一步凸顯電子族群在眾多產業中,具備最強的成長動能與投資確定性,在全球金融環境充滿變數的背景下,電子產業的高成長確定性,使其成為台股中長期資金配置的優先標的。
林浩詳分析,統計至6月9日,全體1,906檔上市櫃股票中,有903檔股價已收復自4月2日對等關稅措施公布以來的跌幅。值得注意的是,先前在關稅戰中跌幅最重的電子類股,包辦903檔中的420檔,表現尤為突出,顯示市場對電子族群展現強勁的基本面信心。420檔電子股中,有111檔成功收復年初以來跌幅,更有56檔創下歷史新高。這56檔個股多數集中於AI應用相關的電腦周邊與電子零組件族群,尤以受惠於輝達GB200伺服器出貨及GB300規格升級者表現最為亮眼。例如:川湖(2059)與台光電(2383)為這波AI供應鏈中最具代表性的受惠企業,預期將隨著伺服器與散熱模組出貨放量,持續接獲大量訂單,股價也在近期分別創下2,200元與820元歷史新高。
觀察5月營收,川湖單月營收達13.94億元,創下歷史次高紀錄;台光電則繳出72.77億元的亮眼成績,年增率達 41.5%,展現出強勁的成長動能,並且外資機構近期紛紛上修兩家公司目標價,皆反映市場對AI驅動基本面成長的高度信心。儘管這兩檔股票在股價與基本面上表現強勁,但在加權指數中的權重僅分別為0.29% 與 0.38%,占比有限,若投資策略僅依賴市值或指數權重進行篩選,極可能錯失此類成長潛力股的投資契機。
林浩詳表示,若「主動」把敬陪末座的前50大市值的傳產股「汰弱」,並擴大選股池到市值範圍至前150股進行「換強」,將經典的富時臺灣50指數再進化,有助投資「動能」升級。這檔以市值型為基底「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全台首檔市值型主動式ETF -00985A野村臺灣增強50主動式ETF,強調主動選股能力與策略靈活性,突破傳統臺灣50指數框架,將市值型ETF結合主動選股創新策略,打造動態靈活調整的50檔市值型股票持續創造Alpha+,精準掌握具中長期成長性報酬標的,開創投資新局效益更顯威力。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