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613字
貝萊德智庫指出,川普關稅政策可能導致供應鏈中斷,推升通貨膨脹並抑制經濟成長,但2025年美國仍有機會避免經濟衰退。結構性大趨勢、擴張性財政支出與高利率將持續在特定領域創造投資機會。
貝萊德指出,從美股第1季財報中,可歸納出三項關鍵趨勢。首先,根據Alphasense數據,將生產轉移至美國或與美國關係較佳國家的議題,首次在所有第1季財報電話會議中被廣泛討論,部分企業甚至已提出具體時程規劃。
其次,許多企業似乎已準備接受供應鏈重組所帶來的高成本挑戰。外部預估顯示,關稅衝擊可能導致企業淨利下滑10%至20%。
第三,根據美銀與FactSet數據,近期調整資本支出的企業中,有60%的資本支出低於市場共識,高於年初的40%,但仍低於疫情期間的71%。儘管如此,部分產業仍展現韌性與機會。例如,大型科技公司持續強化或提升人工智慧(AI)相關的資本支出。
根據LSEG的數據,分析師已下調S&P 500指數成分股的整體企業獲利成長預期,從1月的4%下調至8.5%,下修幅度略高於平均水準。不過,貝萊德認為,這對2025年整體經濟活動的影響可能有限,美國企業仍具備強勁的基本面優勢。
貝萊德指出,美中之間暫緩關稅措施90天,顯示明確的經濟規則正引領政策走向,兩國都明確表達要避免經濟「脫鉤」。美國平均有效關稅稅率最終可能落在10-15%,高於2025年初的水準,但經濟波動仍屬可控範圍。貝萊德樂觀看待成熟市場股票,看好大趨勢帶來特定的投資機會。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