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bell icon
notice-title img

📢 讀好文抽 AirPods!


本周獎品大升級!
讀 3 篇科技主題文章
👉AI、半導體、電動車👈


追蹤趨勢 登入閱讀拿好禮 🎧


不再通知
notice-title img

📢 讀好文抽 AirPods!


本周獎品大升級!
讀 3 篇科技主題文章
👉AI、半導體、電動車👈


追蹤趨勢 登入閱讀拿好禮 🎧


不再通知

AI 是幫手還是對手?安永拋出三問題助企業主思考轉型

本文共1035字

經濟日報 記者胡順惠/台北即時報導

【閱讀集點 好禮雙重奏】

1點已入帳!

人工智慧(AI)是近年來最夯話題,但隨著時間推移,AI的導入面臨關鍵決策點,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指出,企業在AI發展的道路上面臨三大抉擇,包括AI究竟是人力的「幫手」還是「對手」?應該優先提升內部效率還是拓展外部業務?轉型應該從小範圍試點開始,還是直接進行全面性變革?

自2022年底生成式AI技術爆發以來,企業紛紛投入AI應用,希望超越數位轉型的既有框架,進一步提升營運與競爭力,然而,企業內部對AI的態度卻不盡相同,影響了AI的導入進程。

安永諮詢服務股份有限公司執行副總經理曾韵表示,在與企業客戶的溝通中,通常可見兩種情況,第一種,部分員工積極擁抱AI,甚至已經構思未來的工作流程,視AI為提升效率的「幫手」;但也有另一種員工對AI抱持戒心,擔憂自身工作可能被取代,將AI視為「對手」,導致導入過程受阻。

曾韵強調,企業在推動AI時應站在員工角度思考,以降低抗拒心理,例如,過去員工常需加班處理繁瑣的工作,而AI的導入可讓員工在更合理的時間內完成任務,不再需要過度加班,透過這樣的溝通方式,有助於讓企業內部更順利地接受AI應用。

曾韵指出,企業投入AI應用的方向通常有兩種:一是內部效率提升,二是外部業務發展。現階段,多數企業仍以內部效率提升為主,例如讓技術團隊利用AI提升生產力,或開發AI輔助系統,幫助新進員工更快適應工作流程。

曾韵說,當內部AI應用達成一定成效,員工的接受度提高後,企業才會考慮將AI擴展至對外服務,例如運用AI優化客戶體驗、提升銷售成效等。然而,數位轉型往往涉及多個部門,包括資訊、法遵、數據分析等,企業需先確立總體策略,再由不同單位分工執行,以確保轉型過程順利推進。

AI轉型過程中,企業也需考慮轉型規模。曾韵提醒,除非企業決心「大破大立」,並且有足夠資源支持一次性全面變革,否則建議從小範圍試點開始,特別是選擇「風險較低」的流程測試,累積成功經驗後,再逐步擴大應用範圍。

未來AI的影響將持續擴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已開發國家約六成的工作將受到AI影響。然而,AI雖然能夠執行大量任務,但人類的價值仍在於經驗、邏輯思考與創意發想。AI最終將成為企業與個人不可或缺的「幫手」,而非單純的競爭「對手」。

曾韵指出,AI技術的發展已進入實踐階段,企業需要做出關鍵決策,以確保AI應用能真正帶來價值,無論是選擇AI作為幫手還是對手、優先提升內部效率還是發展外部業務、採取小規模試點還是全面性轉型,企業都需審慎規劃,以在AI時代的競爭中站穩腳步。

企業AI轉型時,應累積成功大量經驗後,再逐步擴大應用範圍。(聯合報系資料庫)
企業AI轉型時,應累積成功大量經驗後,再逐步擴大應用範圍。(聯合報系資料庫)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關稅變變變 「中間路線」債券應對利率震盪
下一篇
中日印度股 長線釣大魚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