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bell icon

醫療 ETF 長線題材豐

本文共852字

經濟日報 記者崔馨方/台北報導

醫療產業搭配創新藥品推陳出新,近年各種疾病創新療法與新藥上市,帶動藥廠龍頭獲利快速成長。法人表示,MSCI醫療產業指數漲勢相對落後大型科技股,此時逢低布局醫療基金及ETF,一方面不錯過未來的成長性,另一方面可分散押注大型科技股的投資風險。

保德信指出,雖然短線受到美國政策不確定因素影響,然展望2025年醫療產業獲利成長率高,長期趨勢不變,近期醫療產業股價已反應政策可能的影響,不失為良好的進場時點。

PGIM保德信全球醫療生化基金經理人江宜虔分析,近年市場最熱門的藥品為治療肥胖症的GLP-1藥物,事實上除了減重藥品,在已開發國家人口高齡化趨勢之下,延緩腦部退化相關的新型態阿茲海默症新藥也同樣受到市場矚目,目前共有兩大藥廠正在推出新藥搶市,預計到2030年,整體阿茲海默症藥物市場規模將超過70億美元。

群益那斯達克生技ETF(00678)經理人李鈺涵也表示,在經濟具韌性的支持下,加上金融緊縮環境不再,中長期股市仍可望維持多頭格局,在生技醫療產業方面,其相對不受景氣影響,且受惠於未來降息循環啟動,還有望吸引資金配置。

另外,醫療次產業各具題材支持,包括阿茲海默症、減肥藥、RSV疫苗等皆是每年超過百億的市場規模,而大型製藥公司也積極透過併購尋求成長機會,因此在產業發展穩健正向且投資題材豐碩之下,後市表現仍值得期待,建議投資人不妨透過生技相關ETF來參與,把握產業投資契機。

江宜虔表示,阿茲海默症多發於65歲以上,會造成記憶力衰退、性格改變、判斷力下降,並漸漸失去自理生活能力,目前全球約有5,000萬名患者,而禮來藥廠的Donanemab是全球第一個針對類澱粉蛋白沉積的療法,減緩疾病惡化速度,已於今年7月拿到核准並將於全球上市。

江宜虔進一步指出,隨著精準醫療需求持續攀升,機器人手術同樣為近年發展迅速的醫療主題,機器人手術最大優勢在於能減少手術傷口、術後恢復快且較少併發症,更可增加手術執行效率,最著名的即為直覺外科推出的達文西單孔微創手術系統,由於能運用在多項腹腔器官手術,裝機量年成長高達14%。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凱基兩檔ETF DR泰國掛牌
下一篇
三類美股基金 迎利多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