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bell icon

惠譽將上海商業儲蓄銀行的評等展望 調整至負向

本文共1553字

經濟日報 記者廖賢龍/即時報導

惠譽國際信用評等確認台灣的上海商業儲蓄銀行(5876)(上海商銀)的長期發行人違約評等A-,國內長期評等'AA(twn),以及個別實力評等a-。評等展望由穩定調整至負向。

評等理由

展望調整:負向展望係反映香港子行上海商業銀行(A-/負向/a-)房地產相關放款品質惡化及轉銷呆帳增加,使得上海商銀資產品質和獲利能力的壓力上升。上海商銀的評等由其自身的信用體質所驅動,即反映其個別實力評等。該評等顯示銀行在改善資本緩衝和保持流動性穩健的同時,面臨著資產品質和獲利能力下降的壓力。

香港子行的減損貸款增加:將上海商銀的資產品質分數從a/穩定下調至a-/負向,以反映其香港子行上海商業銀行的貸款品質風險有所上升。上海商銀的減損放款比率由2024年底的1.6%上升至2025年第1季度的3.1%,並可能在2025至2026年期間保持較高的水準,主要由於持續的房地產市場壓力影響其香港子行的逾期放款處分。該分數的負向展望反映減損放款比率和信用成本維持高位的可能性。

信用成本限制獲利能力: 由於可能的備抵提存和呆帳轉銷對高信用成本帶來的不確定性,上海商銀bbb+獲利能力分數之展望由穩定下調至負向。預計信用成本將從2024年的高位適度回落,但仍將限制其獲利能力。該銀行的營業獲利/加權風險性資產(OP/RWA)比率由2023年的1.4%下滑至2024年的1.1%,主要是香港子行較高的信用成本所致。預測該比率在2025年將回升接近1.6%左右,但對於當前獲利能力分數的緩衝空間相對有限。

經營環境可抵禦關稅上調的影響:惠譽認為,台灣的經營環境分數還有充足的空間應對美國加徵關稅帶來的壓力(請參見《Taiwan Banks’ Operating Environment Resilient to US Tariffs》)。全球對台灣半導體和人工智慧相關產品的需求持續增長,加上台灣在這些領域的領先地位和不可替代性,應能部分緩解關稅上調帶來的壓力。惠譽授予台灣的經營環境分數為a,與a類別的隱含分數一致。

成熟的大中華地區平台:上海商銀通過其大中華地區的平台服務於台灣的中小企業客戶,包括透過在香港的子行上海商業銀行(上海商銀持有57.6%股份),以及中國大陸關聯企業上海銀行(香港上海商業銀行持有3.0%股份)。上海商銀的業務概況分數為a-,高於其bbb類別的隱含分數,反映該行多元化的業務模式。儘管面臨香港子行的貸款品質惡化,台灣銀行業穩定的經營環境應有助於支持上海商銀穩定的業務狀況。獨立母公司的貸款占集團合併總貸款的70%以上。

溫和的風險概況:預計上海商銀於2025和2026年將保持適度的信用成長。儘管香港子行的資產品質有所下降,該銀行將維持保守的風險體質,包括其低於同業的借款人集中度和較高的抵押貸款比率(截至2024年底為73%)。上海商銀的借款人集中度風險仍屬台灣同業中最低者之一,截至2024年底,其前十大集團曝險占淨值的33%,而台灣同業的平均水準為60%至70%。

資本緩衝有所提高:將上海商銀的資本和槓桿分數從bbb+上調至a-,並符合其a類別的隱含分數。該行的惠譽核心資本(FCC)比率從2023年底的15.7%提高至2024年底的17% (同業平均為12.6%),這得益於該銀行的匯率兌換收益(占加權風險性資產的0.6%)、2022年的投資損失迴轉(占0.5%)以及較弱的信用成長。有鑑於其較溫和的成長胃納,預計上海商銀的FCC比率將保持在14%以上。

穩健的核心存款基礎:預期上海商銀將保持適度的存放比,此為受益於該行作為中小型客戶主要營運銀行的角色和台灣充足的流動性。而跨境匯款與貿易金融的利基業務將支撐其穩固的存款基礎與流動性。截至2025年第1季底,該行的存放比率為61%,低於同業平均的70%以上。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台灣利率市場:股利發放影響有限 央行存單餘額降至兩個月最低
下一篇
公股銀存放款市占率下滑 惠譽統計顯示降至五成以下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