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bell icon

金管會為何救壽險?關鍵原因曝:穩接軌「半年報」成戰場

金管會。 聯合報系資料照
金管會。 聯合報系資料照

本文共1134字

經濟日報 記者廖珮君/台北即時報導

為協助壽險業2026年順利接軌,金管會12日宣布三項措施,一、改採匯率半年均價計算RBC,平滑短期匯率波動,二、調高責準率一碼與調整生命表依據,釋出過往提存較多的準備金,轉列到外匯準備金、或直接入損益,三、新增提存外匯準備金並搭配經營體質的配套方案。

新聞稿中,並未明確揭示釋出的準備金「去處」。官員說,將依業者申請時提出規畫,可選擇轉列外匯準備金,或是直接入損益,前者僅能對抗匯損,後者則可防禦整體市場波動的風險。

前兩大暫行措施,有三大政策效益,一、提高壽險業半年報的RBC,二、一旦選擇充實外匯準備金水庫以抵禦匯損,挽救獲利,估每家壽險轉列數數十億元至百億元不等,三、因外匯準備金可當RBC的自有資本(分子)大舉緩解增資壓力。

金管會將在6月底前發函,業者需自行估算可釋出金額,由精算人員簽署、會計師出具意見,並同步提出「強化經營韌性調整方案」,金管會備查後才准動用。

目前規定壽險業RBC須達200%,才能享受TW-ICS制度下長達15年的過渡化優惠措施,因此「半年報」成為接軌能否過關的「關鍵戰場」。

保險局長王麗惠說,「半年報是接軌的申報點」不是年底才開始準備。我們不希望短期市場波動,對監理指標造成重大干擾,採暫行措施是要穩定半年報,也藉此讓業者提出具體、長期經營韌性方案。

金管會將逐家與業者對話,協助提升經營體質。這不是一次性修補,也非一朝一夕,而是要走向強化韌性的長期任務。

她說,業者須明確交代未來的經營方向、改善面向、具體時程與指標,「我們要看到公司正視經營韌性問題,提出方向性調整。」

據了解,強化經營韌性調整方案,需提交三項計畫,1.幣別錯置改善,2. 資產負債匹配追蹤,均是需改善資產負債幣別配對失衡,3.強化保單銷售利潤計畫。

王麗惠坦言,這項暫行措施無法根治問題,只是穩定接軌前的「過渡工具」。真正關鍵是,業者是否具備面對ICS高資本門檻的能力,「短期穩定只是起點,長期韌性才是我們真正的目的。」

她直言:「我們希望每次危機,業者都能從中思考,並轉化為提升體質機會。我們不是仁慈家長,不會不斷把60分標準降為30分。否則也不會要求業者賺錢後還得提三成獲利來充實外匯準備金,並強化資產負債管理。」

依配套措施,申請業者需將2025年全年稅前盈餘的30%轉列為外匯準備金,並拉高外匯準備金的固定提存比率。王麗惠說,自助才有人助。

金管會強調,這套機制不是「大放水」,而是替壽險業「爭取換氣時間」,讓業者能從暫時平穩,逐步邁向長期經營韌性的目標。


延伸閱讀

RBC 不及格怎辦?金管會:第3季財簽是唯一補考機會

驚!六大壽險5月虧損348.83億元 逾一年半最慘 僅這兩家小賺

獨家/壽險慘虧 金管會明找壽險總座研議外匯準備金「第二桶金」

金管會出手 要救壽險業6月半年報了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獨家/吳東亮、吳欣盈 入列新光三越董事
下一篇
胡亦嘉重掌街口支付有變數 是否能順利回任將視金管會態度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