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709字
賴清德總統在520施政週年談話時,宣布將成立主權基金、打造國家級的投資平台,此項決定也成為朝野立委關注焦點。財政部長莊翠雲21日在立法院財政委員會否認財政部為主管單位。她表示,成立主權基金須訂定專法,行政院將會邀集相關部會進行討論,財政部對財源籌措責無旁貸,同時也否認超徵稅收機會變成主權基金來源。
民進黨立委吳秉叡也說,過去前民眾黨立委吳欣盈一直在推動主權基金,但當時政府有一些考量而沒有成立,現在宣布是否代表這幾年國內外環境有變化?是否政策變化太快?莊翠雲解釋,這一兩年都有在討論,也在看國際間如何執行,當時國內沒有成立,但現在國際環境確實有一些變化,包括美國關稅因素,新的貿易政策,以及美國總統川普也提到要成立主權基金。
國民黨立委賴士葆與林德福都針對主權基金的主管單位提出質詢,兩人也點名財政部。林德福更質疑,財政部已有國安基金,有沒有能力再管理主權基金?
央行副總裁嚴宗大也說,央行立場清楚,反對無償使用外匯存底,但不反對成立,建議參考新加坡與韓國模式,由政府發債、撥款或出資設立等。莊翠雲回應,主權基金為假設要成立,包括資金來源、基金用途與管理機構,都會訂在專法裡面,行政院會再討論專責機構,未來會妥善規劃。
賴士葆更引述學者建議,超徵稅收可以成為主權基金的財源,立委羅明才也說,若主權基金要超過兆元,錢從哪裡來?來自歲計賸餘或政府舉債?民眾黨立委黃珊珊也說,超徵稅收應該用在這個地方,而不是在特別預算或其他地方全部花光光。
莊翠雲表示,歲計賸餘目前沒有這麼高,若要發債的話,現行「公債法」沒有法源可以發債挹注主權基金,所以要訂定專法授權;若稅收優於預期,要優先減少舉債,然後增加還債,相信行政院會妥善討論財源問題。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