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bell icon
notice-title img

📱 一手掌握財經脈動!
現在下載經濟 App 馬上體驗


🎧 聽新聞|‼️ 即時快訊|📁 歷史推播


登入體驗抽 LINE POINTS
訂戶還有加碼喔!


不再通知
notice-title img

📱 一手掌握財經脈動!
現在下載經濟 App 馬上體驗


🎧 聽新聞|‼️ 即時快訊|📁 歷史推播


登入體驗抽 LINE POINTS
訂戶還有加碼喔!


不再通知

金融業導入 AI 跳躍式成長 運用生成式技術業者比例大增

金融業加速導入AI技術,挑戰也隨之浮現。路透
金融業加速導入AI技術,挑戰也隨之浮現。路透

本文共836字

經濟日報 記者廖珮君/台北報導

金融業加速導入AI技術,挑戰也隨之浮現。金管會昨(20)日公布最新調查指出,金融業導入生成式AI的比例,一年內成長了21個百分點,但仍面臨內容產出穩定性、資安風險及法規遵循等三大挑戰,成為業者關注重點。

金管會是在今年4月間,調查383家金融機構及周邊單位中,共有126家業者已導入AI,占比33%;其中進一步有使用生成式AI者有61家,占AI使用者48%,年增21個百分點。

應用領域中,有39%運用在內部行政作業中,另15%是智能客服,但這61家業者也指出,生成式AI有三大挑戰,一、生成式AI的產出內容不穩定、不精確或有誤,占32%,這將影響業務正確性與決策品質。

二、資料安全與隱私保護問題,占了21%,因金融資料涉及大量個資與敏感資訊,一旦訓練資料涉及外部第三方,風險大增。三、合規性問題:18%,如保險理賠或信貸審查,AI運作需符合法規規範,否易產生法律風險。

金管會創新處長胡則華說,金融科技產業聯盟正針對台灣金融業,建構「大型語言模型(LLM)」,以台灣常用的金融辭彙、文本做訓練模型,讓AI生成內容更準確、穩定也不會出現幻覺,金管會對此樂觀其成。

在資料安全與法規面向,胡則華強調,金管會去年已發布《金融業運用AI指引》,規範資料使用、隱私保護及模型訓練風險評估機制。若業者對AI模型設計或資料使用有疑慮,可透過監理門診尋求諮詢。

儘管面臨挑戰,金融業導入AI意願仍高。據調查顯示,有占近半數、共179家金融業者均表示未來將導入或擴大AI應用領域,聚焦內部行政作業、智能客服和打擊金融犯罪三大面向。

另可透過金融業合作,共同推動AI應用則有防詐、建置本地大型語言模型、和強化風險管理等三大領域。

金管會指出,有逾八成的業者,會定期或不定期檢測AI系統偏移,顯示業者對風險控管已有基本意識;另43%業者未採用AI自動化決策,40%業者自動化決策比例仍在25%以下,整體而言金融業對AI決策依賴程度仍屬謹慎。至於近期輝達宣布與中信金(2891)、國泰金與玉山金成為合作夥伴。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台灣成立主權基金該如何定位?董瑞斌:要以先進技術投資為主
下一篇
新光金開最後一次股東會 下月24日將與台新金合併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