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bell icon
notice-title img

📢 免費 LINE POINTS 大放送!


會員限定好康!輕鬆兩步驟
✅ 打開 App
✅ 左上角登入會員


訂戶還能加碼抽
💰 輕鬆坐等領 LINE POINTS 💰


不再通知
notice-title img

📢 免費 LINE POINTS 大放送!


會員限定好康!輕鬆兩步驟
✅ 打開 App
✅ 左上角登入會員


訂戶還能加碼抽
💰 輕鬆坐等領 LINE POINTS 💰


不再通知

IPO之亂…營業員為達標自掏腰包600萬 客戶質押ETF來IPO

本文共701字

聯合報 記者朱漢崙/台北即時報導

券商營業員和銀行的理專集體反抗IPO的配合責任制度,今日以台灣IPO與ETF募集的「血汗責任額」黑幕為題,公布許多相關的量化數字統計調查報告。其中報告指出,個人責任額天花板持續上升,已從2024年通常一檔300萬,提升至2025年單檔700萬,也就是一位營業員個人,一檔要包下700萬的IPO金額。

該抗爭社群已有超過3000人參加,在13日晚間所發布的最新調查報告所列舉的數字,還包括了募集期縮短,產品頻率加速、分點差異明顯等相關項目,其中,募集期的衡量已從月度指標變為5-7天的短期衝刺,其他令人訝異的情形,包括了在2025年4至5月間,同一營業員甚至被要求同時銷售5-10檔不同產品,同一產品在不同分點的配額,更有相差達50萬至100萬元,此外,亦有多名營業員抱怨:「底薪3萬卻要扛6000萬淨業績。」

這份調查報告除了對金管會最在意的產品適合性,抨擊投資人可能被推銷不符合其風險承受能力的ETF產品之外,還特別提出了「槓桿風險擴大」的示警,竟然在ETF的IPO期間,還有投資人被鼓勵以ETF質押放大槓桿,增加投資風險,4月初全球股災期間,更有多位投資人因ETF質押而遭斷頭。

營業員為了達標業績,還被迫自掏腰包購買ETF。該調查報告列舉一項最誇張的數據,裡面竟有券商營業員為了達標而自掏腰包認購的IPO,金額最高竟達600萬元,這些已造成營業員巨大的家庭財務壓力,亦引發嚴重心理負擔。

基層營業員抱怨,即使市場環境惡化,但責任額標準仍未調整,整個募集時間壓縮,公司「照三餐問數字」,竟然一個人5天內被問KPI達20次,此外,包括休假、客戶資源的使用都因此被縮水,甚至還會被威脅,沒達標,獎金一毛領不到。

IPO之亂  營業員為達標自掏腰包600萬  客戶質押ETF來IPO。聯合報系資...
IPO之亂 營業員為達標自掏腰包600萬 客戶質押ETF來IPO。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證交所10月廣邀亞洲交易所來台 為亞資中心暖身
下一篇
全球穩定幣市場蓬勃發展 央行:應接受與電支相同監管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