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343字
「渣打 40 全球經濟暨永續金融論壇」日前特別針對全球經濟趨勢與前景,以及永續金融發展進程,邀請渣打集團全球經濟研究與永續金融團隊齊聚台北,與近150位國內企業與金融同業進行深度探討,並揭開渣打國際商業銀行歡慶在台深耕40年的序幕。
渣打銀行總經理邢保利於論壇開幕致詞時表示,秉持著「here for good 一心做好 始終如一」的品牌承諾,渣打在台扎根40年,面對瞬息萬變的市場,除了透過國際化的金融服務協助客戶掌握商機,更攜手客戶致力推動淨零轉型,實踐永續發展。透過「渣打 40 全球經濟暨永續金融論壇」,我們將秉持初衷與客戶立足台灣、面向世界,更在全球經濟局勢正開啟新篇章之際,協助客戶掌握先機。
渣打集團全球經濟研究主管、首席策略師Eric Robertsen、大中華暨北亞區資深經濟學家劉健恆以及外匯策略分析師潘琦分別指出,由於全球關稅大戰面臨一觸即發的風險,美國聯準會將更謹慎推動降息循環,預期2025年上半年仍有降息一碼(0.25)的空間,但美元走勢在持續的財政刺激以及全球對關稅大戰的擔憂下獲得支撐。
台灣的總體經濟則是受惠全球科技相關產業需求仍然強勁,2025全年經濟成長率預估將達 3%的水準,全年的通貨膨脹將維持在2.1%的溫和區間。但同樣受到美國關稅政策的未明,還有AI技術的發展是否已經遭遇瓶頸,並對全球經濟的刺激力道出現鈍化,都讓長期展望充滿不確定性。
至於中國大陸身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雖然股市已出現回溫的趨勢,但內部的消費力道還需要進一步被提振,才有機會配合財政政策的陸續出台,帶領整體經濟情勢走出困境。不過,也因為中國大陸需要積極應對美國開徵關稅的壓力,達成2025全年經濟成長5%的目標將頗具挑戰。
針對美國二度退出巴黎氣候協定,是否將導致全球推動淨零碳排進程倒退?渣打銀行大中華及北亞區永續金融主管黃翠芝引用渣打集團財報的數據指出,集團2024年永續金融業務全年營收已達近10億美元,不僅提前達成2026 年的目標,也已經帶動1,210億美元的資金投入永續金融相關的領域,約當避免了406.47萬噸的溫室氣體排放,顯示永續金融已經深入到各個產業,也讓渣打銀行在推動永續金融領域,透過多元化的解決方案,取得領先的地位。
台灣的永續金融發展也呈現相同蓬勃發展的趨勢。根據彭博的統計,2024年的永續金融規模已經達到150億美元的規模,與2018年的10億美元相比,成長幅度頗為可觀,而參與永續金融的產業多元性也已經涵蓋科技、能源、一般工業、金融與政府機構等領域。其中,永續績效連結貸款最受企業歡迎,市場占有率高達54%、綠色債券次之(22)、綠色貸款再次之(18)。此外,專注水資源相關的永續金融商品與社會責任債券的發行也逐漸受到各界的重視。
渣打銀行企業暨投資銀行事業總處主管朱佳玲於論壇閉幕結語時表示,40周年對渣打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一路走來,除了透過專家團隊提供客戶最即時的市場動向與趨勢分析,亦提供多元且量身訂做的貿易金融、外匯服務與金融交易方案,更不忘在淨零轉型的旅程上與客戶前行。在邁向下一個章節之際,渣打銀行承諾將持續提供連結全球的市場研究與分析,運用我們橫跨亞洲、非洲與中東的網絡與在地資源,幫助客戶掌握市場趨勢與投資機會,並兼顧永續發展。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