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165字
新創投資產業持續擴大,而創投公會作為台灣市場眾多「新創企業」背後推手,而理事長邱德成也於19日現身,向媒體說明了創投公會新的一年的政策推動規畫。他指出,2025年要逐一解決限制新創投資的法規障礙,擴大金融資金經由創投基金投資新創,並且落實新創事業早期利用資本市場籌集資金。
邱德成指出,去年是創投引進台灣第40年,創投公會以「創投引進台灣的40周年」為主題,盛大舉辦了兩天的年會活動,並藉機頒給宏碁(2353)創辦人施振榮第一屆終身成就獎的殊榮。同時,我們邀請行政院卓榮泰院長及相關內閣首長演講,並請童子賢、陳怡樺、何英圻等創業家分享台灣產業趨勢與機會。創投公會今年將在8月12日、13日兩天舉辦「2025台灣創投年會」,敬請各界期待。
在政策推動方面,公會投入大量資源,積極爭取「產創條例」修法,為新創投資創造更有利環境。邱德成表示,雖然目前即將完成修法通過的版本,與我們的理想仍有落差,但仍成功推動兩項重大進展:一是有限合夥創投的穿透課稅門檻由3億降至1.5億,二是個人投資新創的抵減門檻從100萬降至50萬,適用年限由2年延長至5年,抵扣上限從300萬提升至500萬。這些調整將有助於活絡創投生態系,吸引更多資金投入新創。
邱德成坦言,自己去年向金管會建議,希望鬆綁對金融機構所屬創投之金融檢查項目,激勵金融機構參與創投投資,獲金管會正面的回應。他指出,屬於金融機構的創投,近年在數量上一直在增加,並且比例已超過創投管理總資金的一半,「這次鬆綁將有助於金融機構資金挹注創投,促進新創產業發展。
邱德成表示,公會去年大力推動資本市場更加友善新創,並促成多項關鍵改革。證交所推動創新板2.0取消合格投資人限制,交易條件幾乎與主板一致,將吸引更多新創掛牌,加速出場時間,提升投資意願。此外,公會也向櫃買中心建議升級「創櫃板Plus」,提供更明確的誘因,幫助中小微企業快速進入資本市場;同時,我們也主張開放證券商在一定比例內投資創櫃板,以挹注更多資源支持新創。
除了持續推動創投政策與友善資本市場,今年公會也將聚焦金融機構如何進一步支持新創投資。目前,台灣創投業資金來源中,金融機構轉投資的比例已超過一半;創投公會會員中,也有超過一半是金融機構轉投資的創投。邱德成表示,金管會積極建立台灣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與香港、新加坡的資產管理中心不同,應該會以台灣的科技產業的實力當核心。
事實上,台灣科技產業的資金又主要由創業投資或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引導而來,為了配合政府兆元投資計畫及加強新創投資的政策,適度導引金融資金導入創投,等於激勵金融機構參與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的行動。創投公會如此積極推動投資新創,其實是呼應賴總統的新創政策。邱德成說,賴總統在競選時所提出的新創政見方向,我們覺得是正確的,因此我們今年將動員民間的力量,讓賴總統的政見能夠兌現。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