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926字
受AI供應鏈帶動電子業獲利提升、及台股行情佳,兩大利多帶動國內企業籌資需求大增。據金管會統計,2024年全年企業國內外公募總額1兆492億元,加上私募案,2024年全年總籌資規模達1兆2,387億元寫史上次高紀錄。前次高點是2023年的1.32兆元,等於籌資高峰全落在這兩年。
知情官員分析,企業募資金額一路飆高,有兩大主因,一、2024年AI需求熱,帶動AI供應鏈相關產業獲利大好,增加募資意願,二、2024年全年台股大漲28%,各企業因行情好、募資價格走高,紛紛做現增。
據金管會統計,2024年全年上市櫃掛牌家數達67家也寫近十年新高,年增22家或近五成,顯示台股大漲,讓IPO家數增加,也推升了企業籌資動能。
國內募資型態有三類,包括現金增資、發行普通公司債、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國外則包括海外公司債及海外存託憑證。官員說,以去年來看,仍以現增居多。
金管會13日公布2024年公開發行公司募資情況。據統計,2024年公開發行公司國內外募資總額1兆492億元,其中國內募資額占比81%,顯示企業以國內募資為主,也反映去年國內景氣大好,加上私募1,895億元,2024年全年總籌資規模1兆2,387億元寫次高,僅次於2023年巔峰。
一家銀行主管說,企業籌資高峰全落在近兩年,反映了AI供應鏈帶動企業獲利提升、台股狂漲及國內經濟大好等三大利多催動,但2025年需留意高基期、及川普貿易戰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企業籌資後的資金用途,有逾四成全用在充實營運資金上。證期局副局長高晶萍說,企業營收成長,需要擴大規模,及因應下一個年度先做備料或備貨的營運周轉金需求。
據數據顯示,2024年企業籌資後的資金用途,以還債占比31%寫至少十年低點,充實營運資金占比43%則寫十年新高,呈現此消彼漲態勢,至於用於擴充廠房設備則維持18%低檔。
高晶萍說,還債寫新低、營運資金反刷高,是因企業籌資後因發債息低,不急著還債,反看好下一年度營運周轉需求,因此將資金多留在帳上。
相關官員也說,近年公開發行公司募資的資金用途,多會填「充實營運資金」而少填擴廠,因擴廠資本性支出需有後續實質效應,不如「充實營運資金」較具彈性,可以備貨、備料或當一般營運周轉金,估未來充實營運資金應會占大宗。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