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惠譽信評:台灣壽險業2025行業展望中性

壽險公司透過審慎的投資策略,專注於優質業務增長及強化償付能力,非壽險公司則聚焦效率提升及費用開支控制。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壽險公司透過審慎的投資策略,專注於優質業務增長及強化償付能力,非壽險公司則聚焦效率提升及費用開支控制。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本文共668字

經濟日報 記者廖賢龍/即時報導

惠譽評級認為,穩定的經營利潤率及強健的償付能力緩衝將支撐亞太地區保險行業的中性展望。壽險公司透過審慎的投資策略,專注於優質業務增長及強化償付能力,非壽險公司則聚焦效率提升及費用開支控制。

保險公司加大資本募集(包括發債募資)的力度,為新的償付能力制度做好準備。 儘管面臨投資收益率下降及監管變動的挑戰,惠譽預期險企的業績仍將持穩。 費率上漲將在一定程度上減少非壽險公司受極端天氣風險疊加再保險成本上漲對其盈利和資本水平造成的衝擊。在不斷變化的監管環境下,壽險公司將更加專注於產品的獲利能力。

保險業將透過承保效率、資本管理及動態資產負債管理方面的積極措施,應對投資波動、監管變動及巨災理賠等帶來的挑戰。經濟增長與監管措施將推動亞太地區保險業穩步增長,險企將專注於利潤較高的產品及提高費率,以管理不斷上升的理賠成本。

整體而言,亞太區保險業已準備好有效管理預期挑戰。重點仍然是透過高效率經營及強健資本管理維持穩定的行業表現。 監管變動、極端天氣活動及投資市場波動是影響亞太地區保險業展望的主要因素,但穩健的資本狀況及戰略性舉措將為行業穩定及業務增長提供支持。

惠譽信評的中性展望考慮到惠譽預期 2025 年台灣保費收入適度成長,且壽險企業通過優化業務組 合持續專注提高合約服務邊際。此外,惠譽的觀點反映出,保險公司通過發行次順位公司債券持 續增強其資本水準,為 2026 年實施的《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第 17 號》(IFRS 17)及新一代清償能 力制度(TW-ICS)做好準備。然而,穩定的獲利能力仍受投資收益所挑戰,且取決於避險成本的管控能力。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台中銀 Lolly Bank 攜手台中銀證券 推銀證同開享千元回饋
下一篇
國銀外幣放款增千億 寫八年高點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