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金管會彭金隆:壽險資金投入公建 應「化被動為主動」 三大面向需考慮

金管會主委彭金隆12日指出,壽險資金投入公建,應「化被動為主動」。 記者林俊良/攝影
金管會主委彭金隆12日指出,壽險資金投入公建,應「化被動為主動」。 記者林俊良/攝影

本文共1503字

經濟日報 記者陳美君/台北即時報導

金管會主委彭金隆12日指出,壽險資金投入公建,應「化被動為主動」,且有三大面向需考慮,第一是有沒有適合的標的、有沒有足夠標的來容納這麼多的壽險資金;其次是這些標的是否能滿足壽險的投資需求,因壽險資金也有資金成本,最後則是「怎麼投」,具體投資的方式為何。

化被動為主動

彭金隆說,壽險業一直是國內金融業非常重要的力量,過去累計超過36兆元的資產,且有許多投資海外,每年這麼多的新錢加入市場,應該好好尋求更多投資台灣的機會;過去壽險業是比較被動的等待別人準備好標的再投資,但在壽險公會理事長陳慧遊領導下,可更主動的去接觸國發會或財政部促參等,由壽險業主動提出需求、要求政府單位育成,「化被動為主動」,公司之間協力是未來很重要的方向。

彭金隆說,自己一輩子都在保險業,對壽險資金投入公建充滿了期待,希望未來十年能夠有成績,當然不敢講能立刻突破,但「現在不突破,以後一定不會有突破」,期待業界與其他政府部門同事一起努力。

加大國內投資的比例

彭金隆今天在風險管理協會、壽險公會主辦的「2024運用保險資金促進國家建設發展高峰論壇」上致詞時指出,壽險業從低利率時代開始就面對到投資壓力.為獲取更高報酬,大量資金外移到國外尋求投資標的,當國外投資規模愈來愈大時,資產負債幣別不匹配問題的壓力也愈來愈大,加上避險成本昂貴,以及即將在2026年接軌新的資本制度,十年前也許沒有那麼迫切地要加大國內投資的比例,但接下來,必須加大國內投資的比例。

但過去如果說鼓勵壽險業投入國內的公共建設,壽險業者一定會說「好啊!歡迎」,接下來就不太有動作了,主要是國內一直缺乏標的。

三大面向

彭金隆說,自己在很多公開場合說過,如果有很好的標的,壽險業者很樂意來投資,因為相較於國外必須擔負高昂的避險成本,還有承擔這些波動,且未來愈來愈不可控,造成資產跟負債不匹配情況加劇時,未來資本壓力會增加,因此,現在正是思考這個問題的時機。

彭金隆說,要讓保險資金進入到國內建設,有三個不同的面向須考慮;首先,有沒有適合的標的、有沒有足夠的標的來容納這麼多的壽險資金;其次,這些標的有沒有足夠的條件可吸引壽險業的資金,畢竟壽險業的資金都是有成本的,必須滿足資金成本的需求,不是只要有標的就能滿足投資需求。

除這兩個條件,更重要的是「怎麼投」,直接投還是間接投,比如說過去用過BOT或透過一些投資工具;因壽險業不適合直接經營一些所謂的事業、比較適合間接投資,但過去缺乏證券化的商品,讓壽險業無法著力,所以不管是標的條件或方式,未來還需要持續努力,尋求能夠符合壽險業投資的條件、適合壽險業經營型態的方式。

彭金隆說,過去市場把目光聚焦在公共建設上,這當然是非常重要的區塊,但公共建設牽涉到各個部會

不同的主政跟不同的思維,經過很多年努力成果還是非常有限,例如壽險業過去投資很多BOT,但公建上還沒看到比較突破式的投資標的,這是未來公共部門須要努力的地方。

不過,除了公共建設以外,壽險業投資台灣還有很多很多可以思考的地方,像是專案運用,政府過去陸續推動很多策略性投資,國內的壽險業在過去幾年也投入許多比如綠色建設,這些壽險業也是主力;接著,想想看未來高齡化時代有什麼新的需求,有些可能和衛福部有關,有些可能沒有,壽險業是不是可以優先來做這些事。

彭金隆舉例說,前一陣子大家都在討論的商保如何補位健保,國人的健康非常重要,怎麼樣投資國人的健康、輔助我們的健保,也是未來可思考的方向。此外是保險生態圈的建置,保險未來將從事後補償走向事前預防,這些都是壽險業的機會,不用侷限於公建,台灣還有很多投資機會,期待能突破困難、發揮壽險資金的社會影響力。


延伸閱讀

促壽險業資金入公建 金管會再釋利多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上一篇
台灣利率市場:公債淡靜 下周聚焦標售與楊金龍報告 短期利率持穩
下一篇
台積電設廠效應 近一年國銀攻海外日本躍新熱區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