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AWS 亞太區域在台灣營運 爭取金融、製藥業務

本文共1086字

經濟日報 記者彭慧明/即時報導

AWS亞太(台北)區域(資料中心)服務正式在台灣營運,AWS、微軟Azure、Google Cloud三大雲端服務業者(CSP)競爭白熱化。AWS全球技術總監Shaown Nandi來台分享AWS資料中心優勢,包括節能、支援更多模型、運作更有效率。他表示,目前已經導入83項的生成式AI與 AI代理服務,預計會導入上百項雲端業務,看好金融、製藥會是最需要AWS資料中心服務的產業,未來也將爭取各行業的企業客戶。

AWS資料中心的台灣客戶包括聯發科(2454)、鴻海(2317)、KKStream、中華電(2412)、KKday等新創、電信、電商、科技大廠等數百家,看好未來法規需要資料落地儲存的產業,劍指金融、政府機構、製藥,以及客服等具備大數據、密集人力的產業。

Shaown Nandi指出,目前各行各業都導入AI,生成式AI的下一步就是AI代理,透過硬體或軟體模擬人類的想像,進行下一步的決策。生成式AI改變企業技術生態,並以自主代理(Agentic AI)改善流程、提升效率及實現創新。他表示,AI代理的目標是完成高度複雜的任務,並以多樣化、規模化的方式協助用戶解決實際問題。例如進行計劃、整理研究、管理企業應用,甚至支持藥物研發與創新內容的生產。因此AI代理系統要具備連續存取數據和工具的能力,改善流程,實現高度專業化的工作。

他表示,在國際間,金融業因對數據管理與法規需求,開始採用AI代理進行保險理賠處理和財務風險預測;醫療產業中,AI促進藥物研發及支持醫務人員判斷;旅遊、零售的客戶服務業務也藉由AI代理改善用戶體驗。

他指出,AWS的Region服務提供三層架構,在基礎設施上,AWS與輝達(NVIDIA)合作14年,提供強大算力,並以自有晶片提供AI模型訓練與推論能力,並以分散架構方式強化韌性;平台層的Amazon Bedrock允許企業開發一次應用,可適用於多種模型;在代理層如AWS Transform等服務可以幫助企業快速轉換到雲端,並提供多項選擇,不僅支持其自家模型,也整合第三方與開源技術,方便客戶選擇適合其業務的最佳模型。

目前各國都重視數據隱私與法規合規,AWS強調「負責任的資安」,通過提供本地區域(如台北亞太區域)與虛擬私有網路服務,企業可以確保數據存留於當地並進行加密處理。AWS承諾不存取或使用客戶數據,讓企業可以完全掌控其生成式AI的資源以及應用,強化資安,確保數據安全。AWS指出,現在企業AI資本支出多半投入訓練模型,在模型成熟後,可能轉往更強的推論能力發展,有韌性的算力架構以及多元的服務和模型選擇,將會是企業導入AI代理的考量。

AWS全球技術總監Shaown Nandi。記者彭慧明/攝影
AWS全球技術總監Shaown Nandi。記者彭慧明/攝影
AWS全球技術總監Shaown Nandi。記者彭慧明/攝影
AWS全球技術總監Shaown Nandi。記者彭慧明/攝影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和椿看好人形機器人 今年整體營運看佳
下一篇
台積Q2犀利 每天賺43億 上半年純益7,598億元 同期最佳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