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777字
AI伺服器需求爆發,正悄然翻轉過往被視為夕陽產業的金屬零件與散熱供應鏈。法人指出,隨著CSP客戶對金屬零件精密度與可靠度要求日益嚴苛,具備差異化製程能力的台廠正加速技術轉型,切入AI供應鏈者獲利能力顯著升級。
金屬零件方面,據法人分析,勤誠(8210)憑藉與CSP共同設計能力與快速量產實力,成功打入HGX新客戶,ASIC機櫃市占提升,同時切入功能性機櫃產品,儘管面臨關稅與匯率雙重逆風,營運仍維持高速成長態勢,可望延續至2026年。
散熱領域則由雙鴻(3324)領銜,憑藉伺服器水冷組件供應優勢,旗下CDM產品搶得輝達(NVIDIA)RVL市占,並於新一代GB300平台爭取水冷板訂單,在氣冷轉水冷的趨勢帶動下,2025~2026年營收動能可望持續走高,皆獲得「買進」評等。
展望下半年,四大CSP資本支出預估年增41%至3,060億美元,加上USMCA機制下,墨西哥出口至美國的伺服器產品可免關稅,有助消弭出貨壓力。
以目前AI嚴重供不應求的狀況,AI 伺服器出貨狀況與台積電(2330) CoWoS 產能具有高度連動性。預期在 CoWoS產能持續提升下,今年下半年單季出貨量可達萬櫃以上水準,帶動相關組件出貨動能。
在AI伺服器散熱技術升級潮下,水冷系統滲透率加速提升。原先市場預期NVIDIA新平台GB300若延續Cordelia架構,將有助提升單一Compute tray的水冷模組產值,惟實際改採Bianca架構,使得水冷價值提升空間略有收斂。不過,隨著良率問題逐步排除,有望帶動GB系列出貨放量,成為支撐水冷需求成長的主軸。
法人指出,由於水冷模組單價為氣冷的3至5倍,在AI伺服器出貨預期倍增的帶動下,相關水冷供應商營運動能強勁。預估2025年下半年,水冷業務營收將出現明顯HoH倍增成長,主要受惠廠商包括奇鋐(3017)、雙鴻與富世達(6805)。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