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388字
台灣今年進入碳排有價時代(碳費於2025年試申報但不繳費),造紙公會轄下計有15家會員廠符合第一批被徵收碳費的業者,正緊鑼密鼓準備自主減量計畫申請。
造紙公會理事長黃鯤雄表示,造紙業希望納為高碳洩漏風險產業,會員廠待自主減量計劃通過審核,能獲得排放量調整係數值,減輕成本壓力。
隨著碳費制度上路,只要年排放量超過2.5萬公噸,就將被納入課徵範圍,這也意味著即使具備高度循環利用效率,造紙業者仍須面對來自碳成本的實質壓力,進一步加劇未來在國內外市場的競爭挑戰。
根據造紙公會統計,符合第一批碳費徵收資格的15家造紙廠,上市造紙業者因產量高,皆在其中,包括正隆(1904)后里廠、大園廠、竹北廠、新竹廠、榮成二林廠、華紙久堂廠、花蓮廠、台東廠、永豐餘工紙新屋廠、永豐餘消費品清水廠、楊梅廠、廣源台中廠、錦美、日皓、合眾等。最終將以2025年排放量超過2.5萬公噸者確認符合碳費繳交資格。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