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bell icon

關稅龍捲風來襲 KPMG 揭台商轉型新出路

本文共1102字

經濟日報 記者胡順惠/台北即時報導

當全球貿易環境因美國關稅政策變動而充滿不確定性,台商正積極尋求具備韌性的海外據點,由新加坡與馬來西亞聯手打造的「柔佛-新加坡經濟特區」(JS-SEZ),結合地緣優勢、稅負減免與產業聚落,成為新興投資熱區。專家分析,馬來西亞政府針對高科技產業祭出最長15年企業所得稅僅5%的優惠,預計五年內創造2萬個技術職缺,對於面臨供應鏈重組與關稅壓力的台商而言,是重要的布局選項。

為協助企業掌握投資契機,KPMG台灣所18日舉辦「迎戰關稅龍捲風 柔新投資新旋風」研討會,針對企業赴新馬投資將面臨的關稅挑戰、租稅優惠、投資獎勵政策及企業併購等議題進行深入剖析。現場吸引超過40家來自製造、電子與旅宿等產業的企業代表參與,反映出台商對東南亞投資環境的高度關注。

KPMG台灣所執行長施威銘與台中所所長陳政學皆指出,在美中貿易緊張升溫、全球經濟秩序重組的背景下,柔新特區因應市場變局所展現出的制度整合力與發展彈性,值得企業深入評估,兩國已於2024年簽署涵蓋單一通關、人才交流及基礎建設整合的合作協議,有助進一步強化該區在東協的經濟樞紐地位。

馬來西亞投資發展局(MIDA)台北處長韓娜也分享,台商在馬投資動能不減,特別是半導體產業布局如日月光在檳城的擴產案,更顯現柔新經濟特區的戰略吸引力。她強調,馬來西亞將持續推動永續成長與創新政策,結合優質基礎建設與友善法規,打造台商進軍東協市場的關鍵橋梁。

面對美國關稅政策的外溢效應,KPMG新加坡與馬來西亞合夥人楊欣苑與黃慧俐分析指出,企業正面臨成本上升與供應鏈波動雙重壓力,唯有及早建立多元化布局與策略轉型,方能提升風險抵禦力。他們建議,企業應善用各國稅務工具與優惠方案,主動調整生產與交易結構,以因應未來可能持續的政策衝擊。

在柔新特區的稅務設計上,馬來西亞政府提供長達15年5%企業所得稅率優惠、5年期資本支出100%稅務抵減、產業印花稅豁免,以及針對知識型人才的15%個人所得稅率優惠等多項措施,聚焦於物流、數位經濟、醫療與商業服務等高附加價值產業,對企業極具吸引力。

KPMG台灣所顧問部執行副總曾文欣指出,企業若規劃透過併購進入新興市場,應從策略擬定開始,貫徹評估、盡調、整合等五大步驟,並妥善處理文化與法規差異。他提醒,實務上雖有逾九成企業期望併購提升價值,但真正達成整合效益的僅約三成,凸顯整合執行力的關鍵性。

最後,KPMG台灣所工業產業主持人陳其愷呼籲,台商面對突如其來的關稅衝擊,應優先檢視交易結構與財務模擬能力,活用如First Sale Rule等工具降低稅負,同時提升跨部門協作與供應鏈彈性。他強調,數位轉型與自動化升級不再只是選項,而是企業永續前行的基礎工程。

KPMG台灣所18日中舉辦「迎戰關稅龍捲風 柔新投資新旋風」研討會。業者提供
KPMG台灣所18日中舉辦「迎戰關稅龍捲風 柔新投資新旋風」研討會。業者提供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東元獲馬來西亞資料中心標案 合約金額11.7億元
下一篇
台灣拚創新 AI 實力獲肯定 奪下2025年愛迪生獎亞軍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