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874字
代工大廠廣達(2382)13日召開股東會,由董事長林百里親自現身主持,面對股東關心「智慧醫療」何時能獲利?林百里直言,「這是我最大的挑戰」,這個世界有許多的考驗,而廣達近年瞄準「智慧汽車、智慧製造、智慧醫療」三大產品線的龐大商機,持續投入資金擴大布局,而目前來看,旗下智慧汽車方面的發展成果,其實還蠻不錯的、並已獲利,而智慧製造方面,則透過達明獲得了不錯的表現。但自己卻發現,想要在「智慧醫療」方面取得成果、其實沒有這麼簡單。
林百里指出,自己很謝謝關心我們的所有股東,我們在智慧醫療方面,早早就已成功做出了AI軟體,但自己發現這樣的布局,仍然還是不夠,最關鍵的是新產品是否有貼合市場需求,而這方面還是要再進行調整及評估。事實上,台灣智慧醫療的市場很小,就算市場整體的使用率已經很高了,但從總量來看卻還是很少,因此廣達也將目光轉向海外市場來布局,不過海外醫療市場方面,還會受到臨床試驗、認證申請等因素的影響,林百里感嘆「這是一種漫漫長路的感覺」。
智慧醫療產品 已推廣到美國
不過林百里也表示,我們旗下的智慧醫療產品,其實已經推廣到美國去了,希望能盡快有更好的成績,來進一步報答股東們的支持,他坦言,其實廣達旗下的每一個產品在開發時間上,幾乎每樣的研發都超過十年以上,他直言,新產品必須要透過「十年磨一劍」的精神來做,才能夠實際的獲利,而這對廣達來說,雖然是個挑戰,但也是一個難得的機會,自己也希望團隊在「智慧醫療」這邊能盡快的獲利。
面對現場有股東提問,廣達內部是否有提前訂定「長期策略」?對此林百里坦言,廣達自己最初在創辦廣達的時候,就決定要投入筆電等產品的開發,而當時外界在聽到自己要做筆電時,總是不斷的嘲笑我們,不過隨著時光飛逝,如今筆電已經取代了桌上型電腦,若「技術」方面來看,自己認為,筆電不會這麼輕鬆的被取代,他笑稱「筆電已經超過桌電很多、很多了」。
延伸閱讀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