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每股淨值剩2元 合併無感、資金缺口大,安成生技拚轉骨難翻身?

由陳志明(中)創辦的安成生技,正積極尋求現增拚轉型。右為董事長吳怡君,左為總經理蔡承恩。(圖/陳俊松攝)
由陳志明(中)創辦的安成生技,正積極尋求現增拚轉型。右為董事長吳怡君,左為總經理蔡承恩。(圖/陳俊松攝)

本文共916字

經濟日報 財訊雙週刊

作者:尚清林

2010年成立的安成生技,頂著海歸派生技天王陳志明創辦的名號,2016年登錄興櫃時,股價一度高達94元;然而,根據《財訊》雙週刊報導,如今落至票面10元,每股淨值更剩下兩元。

為尋求突破,安成生技今年4月宣布將與杜康藥業合併。安成生技董事長吳怡君表示,安成生技專注於罕見皮膚疾病,杜康藥業則投入產後憂鬱症的精神疾病,合併後可整合資源,避免單一產品失敗的風險。

但即使如此仍激不起市場火花。法人分析,兩家公司的大股東均為陳志明,合併案的本質更像內部的重組及資源整併,外界難以感受投資價值有明顯差異。

先來看新藥進度,安成生技總經理蔡承恩說,安成生技的罕見皮膚疾病用藥AC-203,目前已在全球18個國家進行2/3期臨床試驗,計畫收案100位;預計2026年第1季進行期中分析,並且於2026年底前完成臨床試驗。至於杜康藥業的新藥NORA520,正在執行美國2期臨床收案,目標今年底完成2期臨床;治療重度憂鬱症新藥則是規畫今年下半年提交美國2期臨床試驗申請。

檢視現階段安成生技的財務結構狀況,法人直言,「最大的困境是每股淨值掉到兩元!」即使合併之後,以2024年底財務數據來看,兩家公司以1:1換股計算後,每股淨值也只提升至4.4元。

為拯救淨值,吳怡君表示,公司備有3個方案,辦理現金增資、啟動海外募資,以及在產後憂鬱症新藥完成2期臨床後進行授權。不過,《財訊》雙週刊指出,陳志明在合併後持股76%仍是最大股東,接下來如何引進強而有力的股東或合作對象,以及爭取較好的增資價格,將是一大考驗;畢竟,AC-203接下來仍須4~5億元資金,而NORA520則需要約10億元的金額,這也讓安成生技不得不啟動現增計畫。

但不可否認,新藥研發週期長、資金需求大,且屬高風險產業,除非看到臨床試驗數據,否則一切都仍是未知數。

延伸閱讀:

技嘉董座高喊「今年不讓股東失望」 關鍵大將藍紹文回鍋,背後意圖是?

每股淨值剩2元 合併無感、資金缺口大,安成生技拚轉骨難翻身?

AI基建受惠股曝光!台光電拚專利、擴產雙引擎 營收獲利爆發

中國咖啡市場「內捲」星巴克宣布降價 業者紐約展店恐讓美國上演價格戰?

每股淨值剩2元 合併無感、資金缺口大,安成生技拚轉骨難翻身?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財訊雙週刊》隔週四出刊,1974年創刊,是台灣財經雜誌中,最資深權威的財經專業媒體雜誌是創造兩岸三地政經投資理財議題,洞燭市場的先行者。

延伸閱讀

上一篇
風災導致嘉縣大型光電案場4成毀損 預計2週清除
下一篇
台積Q2犀利 每天賺43億 上半年純益7,598億元 同期最佳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