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859字
鴻海(2317)集團旗下封裝廠訊芯-KY(6451)董事長、鴻海前半導體策略長暨準董事蔣尚義27日首度證實,鴻海集團矽光子共同封裝光學(CPO)布局,訊芯是要角,且訊芯正與網通晶片龍頭博通合作CPO封裝架構,可望在年底導入特殊應用晶片設計(ASIC)等產品,搶搭CPO大商機。
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在今年GTC大會大秀CPO網路交換器,引爆CPO新熱潮。市場先前傳出訊芯正攜手美系重量級大廠耕耘CPO,蔣尚義27日透露有此事且證實夥伴是博通,「期盼年底看到成果」,意味鴻海集團CPO能量正要發光,訊芯營運同步起飛。
博通為全球CPO晶片設計主要領導者。去年3月已向客戶交付業界首款51.2T的矽光共同封裝光學元件(CPO)交換機Tomahawk 5,單個連接埠的最高傳輸速度可達每秒800Gb。台積電(2330)與博通聯合開發的微環調製器(MRM)傳今年已通過3奈米製程試產,為頂級AI晶片整合到CPO模組奠定基礎,CPO技術已從研發階段推進至量產,法人看好訊芯後續也可望搭上與台積電CPO合作列車。
業界指出,訊芯掌握眾多美系客戶,近年受美中貿易戰影響,積極在越南擴充產能,隨著光收發模組規格陸續升級至800G、1.6T,交換器也提升至102.4T,對新產能建置需求增加,也讓訊芯內部強化擴產量能。
蔣尚義透露,他加入鴻海集團後,主要協助在先進封裝和CPO布局。集團的新核芯科技,因具備INFO技術,原想承接蘋果手機的封裝業務,但因蘋果統合由台積電承接,未能竟功。未來朝整合扇出型封裝(INFO)切入大陸手機晶片廠。至於CPO領域,與博通合作的CPO封裝架構,朝年底導入ASIC等產品,以滿足高速運算需求。
蔣尚義表示,訊芯去年的營收表現不好,主要是因為與博通開發特殊用晶片(ASIC)進度延遲,投資未能回收的緣故,期望今年底能拚出成果來。
蔣尚義強調,他不擔心去年夥伴進度發生些許延遲的狀況,像訊芯這種中小型公司,務必要與大客戶合作,才有利於主導下一波技術的發展方向,也不至於出現「押錯寶」導致發展方向錯誤的狀況。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