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TiEA榮譽副理事長簡立峰:製造業要利用 AI 出海 做「世界的台灣」

本文共1132字

經濟日報 記者彭慧明/即時報導

擁有最多台灣數位與網路產業的台灣網路暨電子商務產業發展協會(TiEA)25日舉行第五屆第一次會員大會暨新機會論壇,TiEA榮譽副理事長簡立峰以「AI浪潮下 產業新機會」為題演講,他指出,AI時代來臨讓美中兩國在AI技術應用上的競爭加劇,未來的AI發展將影響台灣的製造業和全球市場。他認為,台灣在AI時代有機會成為製造業的重要角色,台灣企業有能力進行併購,透過AI讓製造業出海,在全球市場擴展,做「世界的台灣」。

簡立峰指出,AI技術將在金融、電商等領域帶來重大影響,提升效率並創造新的商業機會。AI生成的內容在行銷和客戶服務中將變得普遍。台灣也面臨AI的黃金十年,因為高齡社會的到來將帶來創新機會。AI技術的應用將幫助台灣在全球市場中保持競爭力。

簡立峰提醒,AI語言模型已經開始大量取代翻譯、寫作的人力,也影響了一般人學習知識的過程,甚至AI已經開始進行自動學習,以自我學習的方式形成「Deep Research」。他近期特別關注了DeepSeek的發展對產業的影響,覺得對美、中都是好事,對中國大陸來說是立刻讓AI進入到企業應用,美國企業則把資源從雲端改放到Edge端、放到應用端,讓邊緣運算變得重要,也讓硬體變得簡單,一個GPU就可以執行模型。

他指出,DeepSeek掌握數據蒸餾的技術,把模型縮小,突破了站在巨人肩膀上做事情的方法。大家也學會了將算力從訓練模型,轉為增加訓練推理的算力,以提升模型的推理能力,美中競賽將由此繼續開打,中國大陸具備眾多的人口力量去推動,美國則有資本、技術與市場,他預期這場「模型能力技術戰」將持續一段時間。在此戰局間,台灣就像「武器供應商」,當模型從訓練到推理,運算從雲端到邊緣,手機和電腦會陸續可以執行可用的AI,未來企業可能用AI PC就能跑自己的模型,不用擔心資料外移,現在也可以看到垂直產業的應用,包括法律、會計、財務都開始操作自己的模型。

簡立峰指出,台灣的製造業強大,過去不習慣到各地發展,但現在要做「世界的台灣」,進入德國、日本等地,和當地的產業結合。他舉例,台灣的無人機供應鏈製造很強,但缺少軟體,台灣可以透過併購結合其他地區的軟體,建立自己的產品體系。全世界商人從台積電(2330)認知的第一點是「台灣很有錢」,所以可以併購,但第二點是台灣有一個重要的應用能力是「台灣+N」,台灣市場不夠大,所以製造業反而要擴大到海外去生產,透過AI模型達到邊緣應用,AI PC、AI手機都是台灣可以做的項目,未來也可以擴大為機器人等產品。

他舉例,特別是缺工商機,台灣只要會用AI、掌握這一點,就能帶來巨大商機,例如生產可以用遠距管理、加上一些AI管理,將人力降到最少。當前語言隔閡都已經被AI消除了,這是台灣往外發展最大的機會。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京鼎收購富蘭登51%股權 擴大垂直整合版圖
下一篇
三星闢謠停產傳聞 記憶體廠轉單恐落空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