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bell icon

收購英特爾、合資或擴廠?大摩「台積電美國晶圓廠計畫」解析三情境

摩根士丹利(大摩)在最新出具的「台積電美國晶圓廠計畫」報告中,分別針對三種情景進行解析。 路透
摩根士丹利(大摩)在最新出具的「台積電美國晶圓廠計畫」報告中,分別針對三種情景進行解析。 路透

本文共590字

經濟日報 記者張瀞文/台北即時報導

針對近來市場高度關注有關台積電(2330)與英特爾間的各種風風雨雨,摩根士丹利證券(大摩)在最新出具的「台積電美國晶圓廠計畫」報告中,分別針對三種情景進行解析。

首先是台積電投資英特爾美國晶圓廠。事實上,大摩去年曾詢問台積電是否會考慮在美國成立合資企業,台積電的回答是,不會考慮在美國設立合資企業。大摩分析,台積電與日本索尼、德國博世(Bosch)等成立合資企業,原因之一是合資夥伴可以為台積電帶來額外的成熟製程外包訂單,但美國廠卻都是先進製程(4奈米/3奈米),是台積電可以靠本身技術領先地位獲得的訂單。

其次,台積電是否有興趣收購英特爾的部分晶圓廠?台積電的回答是,不感興趣。大摩指出,將其他晶圓廠的製程與台積電的製程保持一致將耗費大量資金,更不用說整合人力資源的挑戰。

第三,持續擴大美國廠。大摩指出,台積電將堅持目前的美國廠擴廠計畫,並將關稅成本轉嫁給美國客戶,因此美國客戶可能會要求更多本土生產,以降低關稅風險。

大摩指出,台積電的累積研發努力打造代工專業技術,十年來研發費用高達370億美元,因此在領先優勢中取得高市占率。關於美國晶圓廠擴建的決策,將由客戶需求及股東價值驅動,而不是援助美國晶圓代工同業英特爾。

大摩持續看多台積電,基於技術領先地位、人工智慧(AI)的長期成長前景及股價仍便宜。不過,在台積電、美國及台灣政府進一步澄清之前,不排除關稅及美國合資議題仍將影響股價。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台灣如何展現價值 施振榮:成為世界最好的朋友
下一篇
星宇航空飛行員未依飛行 SOP 操作 同意自請離職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