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716字
【閱讀集點 好禮雙重奏】
1點已入帳!
儘管美國目前在與中國大陸的AI競賽中處於優勢,但巴隆周刊(Barron's)分析,美國總統川普威脅對台灣晶片徵收關稅,可能不利美國的AI競爭。舉例來說,瑞銀估計,若川普對晶片徵收50%關稅,可能會導致美企與軟銀集團合資的「星際之門」(Stargate)計畫成本增加1,000億美元。
巴隆指出,川普上個月曾預告美國將對晶片進口徵收25%、50%甚至100%的關稅,以促進國內半導體製造。他在13日宣布指示研究對等關稅,雖未提出具體細節,但晶片關稅威脅仍存在。
表面來看,提高關稅似乎可激勵美國國內生產先進晶片,但事實上,未來幾年內,半導體生產並無法轉移到美國。打造晶圓廠大約需要四年,成本高達100億至200億美元。除了資金和時間,技術專業知識也是關鍵因素。目前,只有台積電(2330)能生產滿足輝達和蘋果等頂尖業者需求的先進晶片,台積電在亞利桑那州的晶圓廠能夠實現,歸功於台積電派遣台灣工程師赴美協助。
巴隆指出,如果美國對晶片加徵高額關稅,最終結果將是製造業者把成本轉嫁給客戶。這將削弱甚至終結大型AI基礎設施項目的資金支持。
川普上任後不久便與OpenAI、軟銀集團、甲骨文等企業共同宣布啟動Stargate計畫,預期未來四年投資5,000億美元,在美國建設AI基礎設施。
瑞銀(UBS)估計,Stargate計畫的資料中心支出中,40%將用於AI伺服器機櫃,因此若對半導體產品加徵50%關稅,將使成本增加1,000億美元,因而限制整體支出或可能完全耗盡該計畫的資金。
此外,若美國對晶片加徵關稅,在AI領域投入大量資金的大型科技公司也將大受影響。關稅可能導致美企AI支出無法發揮原本效益,或是迫使企業不得不進一步增加本已龐大的支出預算。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