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notice-title img

📢 讀好文抽 AirPods!


本周獎品大升級!
讀 3 篇科技主題文章
👉AI、半導體、電動車👈


追蹤趨勢 登入閱讀拿好禮 🎧


不再通知
notice-title img

📢 讀好文抽 AirPods!


本周獎品大升級!
讀 3 篇科技主題文章
👉AI、半導體、電動車👈


追蹤趨勢 登入閱讀拿好禮 🎧


不再通知

企業生日快樂/愛爾達 賽事新媒體先鋒

愛爾達科技董事長陳怡君。愛爾達/提供
愛爾達科技董事長陳怡君。愛爾達/提供

本文共1955字

經濟日報 記者黃晶琳/台北報導

愛爾達(8487)成立25年,陪著台灣運動選手登上世界高峰,也奠定台灣第一的運動轉播大平台。愛爾達董事長陳怡君形容,如果整體運動產業有100層樓,現在才走到十層樓,未來更要擴散運動經濟效益,再登顛峰。

愛爾達連續多年轉播奧運及世足賽,創下很多台灣獨家轉播紀錄,也走過叢林荊棘,歷經全球網路泡沫、首次向奧委會敲門,還有黨政軍退出媒體的挑戰;而現在的愛爾達,已成為體育運動賽事轉播的代名詞。

陳怡君2000年創立愛爾達,是鎖定網路影音內容為主,以數位匯流為目標的科技公司。後來吸引台達電、普訊創投及中華電信投資。

股東一路挺 走過網路泡沫

陳怡君早年創立網路公司,在因緣際會下認識台達電資深主管李健民(後來曾任台達電副總裁、元太總經理),由於獲得台達電創辦人鄭崇華的肯定,成為台達電投資的網路公司。

愛爾達剛成立時就遇上的網路泡沫,還好在股東力挺下走過低潮,與中華電信HiNet合作,創立hiChannel影音寬頻網站,愛爾達則是中華電信投資的第五個案子。

中華電信入股後,愛爾達與hiChannel合作推出全新線上影音服務Free TV轉播2007MLB美國職棒賽事,後來中華電信討論「中華電信與電視業者合作奧運轉播」會議後,由愛爾達洽談奧運轉播權,且只准「成功」,不准「失敗」。

陳怡君說,愛爾達「小蝦米」被推到浪尖。原本成立目標要成為網路內容整合的科技公司,跟奧運八竿子打不著,只能用土法煉鋼方法,「上網搜尋」找到奧運官網上的Mail,寫信給國際奧委會主委。

陳怡君說,信件開頭就寫著:「我們是愛爾達,是台灣電信業者中華電信子公司,過去在MLB(美國職棒)有新媒體(IPTV、internet、Mobile三網)轉播的經驗,要跟請教新媒體版權,也希望可以洽談新媒體版權。」

愛爾達2006年第4季寄出第一封信作為奧運轉播敲門磚,半年後獲得首次面談機會,後來愛爾達更取得全世界第一個新媒體的奧運版權(2008年北京奧運)。奧委會認為,台灣是科技發達的市場,雖然小,但也是可以測試新媒體的地點。

從一封信件出發,兩年內招募人才,申請訊號落地,申請頻道及做出更多適合手機、MOD的內容,萬事俱備。但在北京奧運轉播前兩周,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決議,黨政軍退出媒體條款,要轉播奧運,中華電信只能在「從愛爾達撤股」或「VOD(隨選視訊)播出」二選一。

跨頻道經營 締造新里程碑

最後愛爾達兩天內寫好頻道申請書送交NCC,兩周內中華電信退股,從股東變成愛爾達重要策略合作夥伴,以全台獨家HD高畫質模式轉播2008年北京奧運,因為高畫質的震撼力加上無時差轉播,讓全台掀起一波奧運熱潮,更讓愛爾達一炮而紅。後來愛爾達投入世足賽轉播,世足賽四年一次,與奧運賽事輪番點起台灣運動體育熱潮。

陳怡君形容,愛爾達從成立過的就是叢林生活,即使有重要合作夥伴中華電信,也沒有太平日子,挑戰一波接著一波,現在愛爾達已打出體育品牌形象,品牌效應延伸到戲劇跟綜合頻道,同時打造愛爾達OTT平台,並跨足代理頻道。

陳怡君說,早期愛爾達是網路多媒體科技公司,後來成為內容整合商,更進一步跨足電視頻道經營,除拿下奧運新媒體轉播執照,更用運動轉播寫歷史,成為具有科技DNA的新媒體。2010年台灣跨入3G上網,愛爾達與中華電信以科技締造新里程碑,以3D轉播南非世足,更首創「一雲多螢」,跨手機、平板電腦及電視的觀賞模式。

陳怡君說,愛爾達在2015年至2018年打造雲端上的新媒體,獨創數位影音雲端儲存管理系統,更成立ELTA OTT,是全台唯一以運動為主,影劇綜合為輔的訂閱制App;2020年起至2025年,台灣進入5G時代,愛爾達迎接5G、AI,進入智慧直播的新世代,更以4K、VR、AR轉播。

「生於網路、長於雲端,精於行動」,這是陳怡君歸納愛爾達成立以來的重要歷程。推動掛牌上市櫃是陳怡君的夢想,希望透過上市櫃吸引更多人才及愛好體育及運動的股東,但愛爾達上市櫃之路崎嶇,她說,2015年就登錄興櫃,但轉上櫃卻因為業務太具「特色」而充滿荊棘,直到證交所開放「創新板」,愛爾達終於在2024年成為首家以轉播運動賽事為主的新媒體公司。

原本創新板有「投資人」限制,只有30萬人開戶交易,因此成交量低,投資人相當關注愛爾達轉為一般上市的期程,陳怡君說,證交所2025年一開年就放寬創新板投資人資格。

走過風風雨雨,陳怡君始終帶著自信的笑容,她跟愛爾達投資人分享,這是「初生之犢不畏虎的勇氣」。未來她更看好運動商機無限,加上AI創新及運動科技帶動,將提升賽事觀賞的體驗,愛爾達也建構300萬粉絲,未來將粉絲基礎轉換成電商商機,打造「內容+社群+電商」的完整生態系統。

陳怡君說:「如果整個運動產業有100層樓,現在才在第十層。」這也代表25歲的愛爾達站穩腳跟,未來要爭取更大的商機。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川普上任未打亂王道銀海外布局 董座駱怡君:看準美國利多
下一篇
美管制大陸取得半導體產品 堵大馬「後門」衝擊台鏈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