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165字
在台灣,飲料早已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幾乎是人手一杯手搖飲或超商咖啡,特別是珍珠奶茶更是成為台灣的代名詞,在歐美、中東的街頭巷尾,愈來愈多人手捧一杯「Made in Taiwan」的飲品,這股飲料文化已經席捲全球,且還在持續擴散。
優化品質 全球布局
隨著時代環境的變化,現調飲品產業同樣面臨高齡少子等人力短缺、飲品選擇多元、內容品質及安全可精準監控等種種考驗。為了協助產業與時俱進,食品所在經濟部產業技術司補助下,運用智慧科技,為現調飲品的智慧及高質供應解題,改善營運問題,提升效率,同時也翻新未來現調飲品可能的營運模式及全球布局新格局。
食品所開發出來的「現調飲品智慧調製機」,讓飲料的製作更為簡單,但口味卻更加精準,可依消費者需求,調整甜度、冰塊量和口味,同時提供營養成分及熱量等透明資訊。操作過程簡單,方便現調飲品快速且客製供應,便利又安心。
智慧調製機配備原料卡匣,可置入各式無菌包裝基底茶與風味液,透過精準調製演算,客製符合需求喜好的飲品,服務效率提升,人為誤差減少,口感更穩定。
簡化流程 提升服務
調製機內建的感測器還能記錄製作數據並傳送到雲端,包括用料比例、熱量及製作時間等,幫助廠商管理庫存、分析消費趨勢,同時,延伸國際健康飲食趨勢,設備的模組化設計,方便不同市場快速調整原料配方,且提供營養標示透明資訊,增加消費者信任。
而原料供應高品質及設備清洗能安心,是成就新供應模式安心可行的關鍵。食品所先前在產業技術司科技專案下,領先業界在嘉義產業創新研發中心建置的試量產無菌充填包裝工廠,即可從多元原料適用性、原料卡匣品質穩定性和衛生安全性等,為新解決方案提供專業助力。
針對飲料店經營重要的食品安全課題。智慧調製機的設計,強化易拆卸、易清洗等特性,結合自動清潔的功能,增強清洗效率且不殘留,減少人力依賴,又確保合乎國際食品安全標準,對現調飲品的海外市場開拓特別適合。
近年來,植物來源健康飲食的觀念及需求竄起,植物基飲品非水溶性的蛋白質、澱粉及脂肪等原配料,溶解度低、不易均勻分散,油脂乳化效果也較不佳,要做得好喝,就比動物奶更具有技術深度。
多路研發 搭上潮流
食品所以關鍵研磨設備為核心,建立全台第一套專屬植物性飲品的製程調控與試量產平台,解決了這個問題。讓不同美好風味的植物及堅果原料,透過平台多段式調配的精準控制,可產製出營養、健康、美味且品質穩定的植物奶飲品。
(作者是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副主任)
經濟部產業技術司
經濟部產業技術司整合法人研究機構、產業界、學術界之研發能量與軟實力,促成國家創新系統成員間的科技創新連結,於智慧科技、綠能科技、製造精進、民生福祉、服務創新等領域,開發具前瞻性、關鍵性及跨領域之產業技術,並將研發成果多元移轉落實產業界應用,促進創新研發成果走向產業化與國際化,以厚實產業技術能量,提升產業創新效益。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