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901字
亞太地區最大風場開發海龍風電計畫,於今(2024)年初正式宣布投入建設後,已達成多項重大里程碑,包括關鍵風場部件陸續完工交貨,並順利完成海龍2號風場海上變電站及全數水下基礎安裝等,預計2025年底完成海龍2號風場建置,2026年將完成3號風場建置。
海龍計畫執行長暨專案總監柯廷灝(Tim Kittelhake)表示,憑藉政府持續且堅定的支持、與承包商穩固的夥伴關係、友善的在地社群、以及堅強的專案計畫團隊,海龍計畫將持續努力並採取最高環安衛標準,力求如期如質完成風場建置。海龍預計於2025年及2026年陸續併聯發電,屆時將成為台灣及亞太地區最大的離岸風場,挹注台灣能源轉型目標。
繼海龍計畫於2024年四月舉行開工祈福儀式,宣布正式啟動離岸工程後,持續依照計畫穩健推進;預計於2025年陸續完成海龍3號風場海上變電站的運輸與安裝、2號風場的風力機安裝及3號風場的水下基礎安裝,並陸續完成海底電纜鋪設與測試等重要工作,預計年底完成2號風場建置,2026年將完成3號風場建置。
海龍離岸風電表示,在地供應鏈持續展現堅實的技術能力,與海龍計畫共同繳出一張亮眼的成績單。台船(2208)於今年中順利完成63支國產化水下基礎基樁並移交給海龍計畫,其子公司台船環海(CSBC-DEME Wind Engineering Co., Ltd., CDWE)所屬台灣籍船舶環海翡翠輪(Green Jade)今年順利完成海龍2號風場共37座水下基礎與海上變電站的安裝作業,以及3號風場海上變電站的水下基礎安裝。
此外,海龍計畫風機供應商西門子歌美颯(Siemens Gamesa)也在11月宣告完成第一顆在地組裝的14MW風機機艙,替台灣離岸風電產業寫下歷史篇章。
在致力於能源轉型的同時,海龍計畫也深入在地社群並且參與慈善活動。今年七月獲邀擔任「台南市113年度環境教育人員認證研習計畫」講師,與超過百名教師分享離岸風電產業概況及本專案進度,期盼啟發新一代的再生能源專業人才。同時,海龍計畫每年都會捐贈彰化及澎湖地區漁產品予當地慈善團體,並連續三年支持彰化秀傳醫療體系的圓夢計畫,捐贈物資並參與志工活動,持續為社會注入正能量。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