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483字
第二屆「臺灣太空國際年會」(TASTI 2024)首次在高雄舉行,大眾集團旗下攸泰科技展示衛星通訊設備及系統整合地面設備技術,執行副總謝彥鵬將於2025年1月接任總座,他率隊參展受訪指出,將揪資通訊產業鏈組生態系,瞄準各垂直應用市場打造國產化供應鏈。
鎖定低軌衛星物聯網應用,攸泰科技展出低軌衛星通訊陣列天線、GEO地球同步軌道衛星通訊系統,以及旗下自有品牌睿剛電訊附衛星通訊功能的平板PX501 以及無人機地面控制器Skyller,並與生態系夥伴互宇向量(陀螺儀)、德安(SI)、正于微波(SI及天線業者)、中央大學、鐳洋(酬載測試設計/向控陣列天線)合作測試中。
業者觀察,Starlink打造自有供應鏈,挾規模優勢,衛星產品價格相當有競爭力,也讓其他衛星通訊服務業者開始注意產品價格競爭性,這也是台廠的機會,透過跟業者橫向整合,並合作零組件如天線IC晶片,將使台灣衛星供應鏈成本掌握度更高。
謝彥鵬ICT服務超過28年資歷豐富,從大眾、普立爾到華寶通訊,後來到光寶,2023年加入攸泰科技,負責領域從電腦運算到數位多媒體、行動通訊、雲端基礎建設,擅長跨領域整合營運,過去一年加入攸泰後除營運瞭解及策略規劃執行,更推行敏捷組織以因應衛星產業的少量多樣特性。
謝彥鵬表示,2025年將有3任務,包括1.持續打造攸泰成為誠信經營及精實管理的公司,2.設定5年經營計畫,未來將朝長期發展策略邁進,既有事業提高能見度及話語權,如海事業務維持既有領先地位,品牌能見度提高,並擴大新事業布局,以維持持續的成長,3.持續投資,永續發展。
攸泰董事長簡民智除在年會上以衛星地面設備的發展趨勢與技術突破主題發表意見,也贊助贊助酒會,顯示該集團對太空產業的積極立場,他表示除零組件國產化,也需要仔細觀察市場需求開發符合在地需要的設備,比方遠洋航海需要高頻連網,或許應該開發是LEO加上GEO的多頻通訊裝置。
謝彥鵬表示,低軌衛星或太空產業是台灣整體行業中相對發展相對不那麼成熟、具有話語權的行業,故攸泰發展初期會面臨知名度不高挑戰,但集團認定這是未來的發展,已經默默耕耘多年,首要任務就是提高產業中的知名度跟能見度,會先從地面設備切入物聯網應用,如無人載具地面控制、海事數位設備連網、救災或公共衛星電話。
謝彥鵬表示,攸泰將跟台灣生態系夥伴共同努力,朝半導體零組件、模組、系統設計、產品軟體本土化目標邁進,攸泰會持續建構生態系,跟夥伴合作共創,發揮台灣產業價值,他表示,衛星產業的特色是重視場域應用,而非只是單純做產品製造。「做產品跟製造是比較屬於傳統的資通訊產業思維」,謝彥鵬表示,在衛星通訊行業特性上,不能依循這種規模化思維,太空科技正逐漸滲透在生活中,但仍然是新的應用,必須看客戶有什麼痛點需求,據此建構應用場域提出解決方案,搭配客戶的商業模式開發產品。第三是發揮攸泰的系統化實力。
謝彥鵬表示,衛星產業的特色是少量多樣,不同場域有不同客製化產品,背後的營運管理都跟追求大量製造的3C產業不同,攸泰已經接獲衛星通訊服務商訂單紮紮實實開始出貨,目前客戶分兩類,一是跟市場上主流高中低軌衛星通訊業者接洽,對方可能直接採購攸泰產品,也可能只是提供平台,合作模式多元,要打入也必須具備高度彈性客製化的敏捷組織。
中央大學師生在2024太空年會也展出台灣第一個自研登月酬載DSRP(深太空輻射探測儀),僅400g重量,要來探測地球到月球之間的游離輻射劑量,以進一步得知太空環境及記憶體被宇宙射線打到後的位元翻轉資訊,該酬載預計結合日本Ispace第二座登月小艇,預計2025年1月在美國佛羅里達發射升空。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