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750字
台灣年度最盛大的國際技術交流「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Taiwan Innotech Expo,TIE)」,將於10月17至19日於世貿一館盛大展出,由經濟部、國科會、農業部、教育部、國發會、國防部、數發部、勞動部、環境部、衛福部及中研院等 11 個政府部會共同舉辦。現場以「創新領航」、「未來科技」與「永續發展」三大主題館與「發明競賽區」共「三館一區」,聚焦「智慧科技島,AI 新技元」策展主軸,展示台灣AI與半導體等五大信賴產業升級轉型成果。
創新領航館:AI科技多元應用 助攻全球應用創新
「創新領航館」共有 93 家廠商參與,展出 185 項技術,包含眾多AI相關的亮點技術。如經濟部產業發展署展出創未來科技的「模組化反無人機系統」,具備全球市場上第一個有衛星連接功能的主動電子掃描系統,探測距離超過 6公里,能藉由 AI 全自動有效防禦無人機群攻擊。經濟部產業技術司展示工研院與來達科技合作的國內首套「車用固態光達與 AI 感知技術」,可在高速車流中,識別周圍情況,提升自駕車安全,精準度超過 90%。國發會展出艾知科技研發的「AI 監偵型無人機」,飛行時間比商用無人機長六倍,適合大規模巡防和長時間監控,在國內海軍測試中取得最佳成績。
除亮點技術外,經濟部智慧財產局設置「臺灣專利超級站(Taiwan Patent GO)」,也同樣在創新領航館登場,提供發明人展示其創新理念及產品,進一步與國內外買家的交流,開創市場新商機。
此外,10月18日將舉辦「2024國際技術媒合會」及「無形資產融資暨信用保證措施說明會」兩場活動,除了匯聚來自日本、韓國、泰國、印尼、新加坡、寮國等多國專業人士,進行技術發表與商機洽談、加速國際合作外,更邀請信保基金說明各項保證措施,以及銀行與融資企業分享成功案例,透過現身說法讓與會者了解運用無形資產成功融資的關鍵因素。
未來科技館:特邀諾貝爾物理獎得主共同探討量子科技的發展
向來聚焦創新能量的「未來科技館」,不但要將豐富的技術內容透過趣味策展,讓專業知識科普化,更背負著將學術成果商業化與國際化的使命。今年將分別於10月17日與10月18日舉辦《從科研到產業 - 量子科技的實踐之路》、《當科技遇到運動的無限想像》兩場備受矚目的國際論壇,特邀諾貝爾物理獎得主共同探討量子科技的發展;同時,今年展出包括: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打造出引人注目的技術「未來偶戲劇場」,是一款融合手機與手勢操控、可以多螢幕互動的沉浸式 VR 系統,實現多人即時操偶的共享劇場,讓大眾深度體驗民俗美學的偶戲文化。另外如國立成功大學研發的「拉曼光譜篩檢晶片」,具有高靈敏、高穩定、低成本等優勢,用於殺菌劑、三聚氰胺、防腐劑、抗生素等食安檢驗領域,並已技轉達 500 件,強勢展現商用化潛力。
永續發展館:以數位轉型、綠能科技共創台灣永續發展
面對氣候極端化的趨勢,世界各國無不盡力投入綠色能源與淨零永續科技發展。「永續發展館」今年便環繞數位轉型、綠能潔淨、循環永續三大子題,共展出143 件技術,這些技術將有助於產業實踐永續發展與低碳環保的目標。例如國家原子能科技研究院展出「電廠含裂紋組件之安全評估技術」,可藉由 AI 技術蒐集分析電廠數據,提供教育訓練與安全評估報告,並進行結構完整性分析,不但降低設備及人力成本,還能滿足電廠安全維護需求。而經濟部能源署的「聚合多元資源虛擬電廠技術驗證平台」,則是利用資通訊技術整合分散資源,透過 AI 演算法實現能源管理,提升電網供電穩定性,適用於再生能源、儲能等場域,更已在許多場域進行了技術示範。
匯聚國內外技術 加速國際合作與產業升級
隨著AI應用浪潮的興起,台灣將持續成為技術交流與創新的核心樞紐,驅動全球技術發展,推動產業升級,並強化國際間的長期合作夥伴關係。透過本次展會,台灣再次展示了在AI與半導體領域的技術優勢;此外今年亦邀請來自美國、加拿大、法國、日本、韓國等逾20個國家百家以上機構,展示近150項尖端技術。參展單位包括全球知名企業、頂尖學府與研究機構,如Micron、3M、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及筑波研究支援中心。透過國際間的技術深度交流,幫助台灣企業掌握最新的科技應用與發展趨勢,進一步推動產業升級轉型與國際合作,致力將台灣打造為全球研發樞紐平台。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