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187字
工研院今天宣布,院士提出台灣產業生成式AI發展倡議,包括槓桿產業特色加速AI技術研發與應用、制定AI治理規範、完善AI資料與基礎環境、培育AI跨域人才、促進國際合作共創等5大策略,加速建構百工百業AI化生態鏈。
工研院表示,槓桿產業特色加速AI技術研發與應用方面,主要依產業別建立具有台灣特色領域的中文語言模型。同時,建立台灣自主性及具競爭力的AI核心技術平台,提供如軟體、算力、雲端資料、邊緣AI等服務,以及發展生成式AI相關節能技術,解決AI運算及耗能與散熱等瓶頸。
制定AI治理規範部分,強調平衡科技創新與風險管理。無論推動產業AI化或AI產業化,均須兼顧興利與防弊,應制定具體風險管理與倫理規範機制及主責機構,並建立國家層級資料治理框架,創造新資料經濟體系。
完善AI資料與基礎環境部分,要建立完善共通資料庫以促進資料互通,整合基礎設施資源,強化資料共享,協助中小企業解決AI算力需求及提供所需資源,並規範資料中心的電力使用及用水控管等,促進環保、節電及產業永續發展。
培育AI跨域人才部分,推動以人為本AI教育,提升AI素養及驅動創新應用發展,並擴大國際相關優秀人才來臺。
促進國際合作共創部分,擴大創新研發國際合作結盟,提升全球市場及在地競爭優勢,引導在地產業進軍國際化市場,以國際開源大型語言模型為基礎,與國際夥伴合作擴展AI創新技術與應用。
工研院6日舉辦院士會議,由宏碁創辦人施振榮擔任主席,工研院董事長吳政忠和院長劉文雄也出席會議。工研院今天透過新聞稿,說明會議結論。
工研院表示,院士同時強調AI產業化、產業AI化重要性。在AI產業化,院士建議工研院可積極輔導企業找到獲利模式,孵育AI新創公司,讓工研院成為台灣AI新創搖籃。
針對台灣中大型企業,工研院可合作建立可信任的專案;對於數位化能力不足的中小企業,建議工研院成立AI專業服務團隊,讓企業都能同步得益AI的好處,並可優先應用於具台灣特色的製造、生醫、機器人、農業、智慧城市領域。
以生醫產業為例,工研院院士認為結合AI與智慧醫材是很好的發展機會,建議工研院可以每年訂定不同的智慧醫療主題,讓醫療機構了解最新產業趨勢及研發能量,提高醫研合作的機會,找到國際門路、打開全球市場。
產業AI化部分,工研院院士建議廣設百工百業AI化中心,針對個別產業AI化轉型需求,透過整合產業知識與AI技術,協助中小企業創新營運模式及加值應用,加速其AI化轉型。
工研院院士指出,過程中善用台灣核心技術並槓桿國際相關技術,以共通核心技術平台系統化地提供算力、雲端資料與邊緣AI等服務,同步強化台灣具自主性及競爭力的AI核心技術。
此外,工研院院士也提醒,發展AI不可或缺軟體能力,台灣長期偏重資訊硬體,工研院應掌握AI發展的機會,針對產業痛點,帶領台灣軟體產業突破和發展。院士認為,要了解軟體真正的價值,發揮人的智慧,是工研院須扮演的角色。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