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台塑攜產官學造「土水污染防治技術合作平台」今出新書

本文共983字

聯合報 記者鍾張涵/台北即時報導

台塑號召各界先進與專家學者攜手合作,2013年1月成立「台灣土水污染防治技術合作平台」,今宣布推出專書《重質非水相液體(DNAPL)污染場址調查與整治》,從介紹北美洲含氯溶劑污染場址的研究歷史及挑戰開始,深入探究重質非水相液體的特性及台灣場址現況。

「台灣土水污染防治技術合作平台」今舉辦新書發表會,包括台塑董事長林健男、成大教授林財富、台灣土壤及地下水環境保護協會理事長陳世賢、環保署前副署長蔡鴻德出席。

台塑指出,台塑本於企業公民良善理念,每年投入鉅資進行污染防治、節能減廢、溫室氣體減量及工安消防等面向之改善,其宗旨是秉持「愛護地球、環境永續」的理念,營造良好的生活環境,許諾地球一個永續美好未來,台塑對於平台工作的推動正是ESG永續發展,促進產官、學、研界能共同合作、理性面對環境問題的最佳實踐者。

身兼合作平台第三本專書總召集人的成大教授林財富指出,1970年代開始,美國一直關注土壤和地下水的環境污染問題,從50多年來的大量研究結果,顯示這個問題的嚴重性與處理上的複雜性。自相關法規開始實施以來,經過30餘年的實踐和討論,不同立場的團體逐漸體認到問題的本質,開始理性溝通、討論與合作,共同考慮如何在社會有限資源的最佳運用下,尋求對問題最好的處理方法,在這過程中,美國杜邦公司數十年的整治經驗與技術研究,值得台灣借鏡與參考。

新書闡述污染場址環境的調查方法、鑑定(識)技術的原理及案例,並進一步彙整污染場址的物理、化學與生物技術及應用案例。最後,也列舉三個國內複雜地質或複合污染物場址和三個國外整治案例,並進行評析。

書中也傳達一個成功的污染場址整治理念,從污染物特性與傳輸、調查與鑑識、風險評估,到整治與管理,缺一不可,希望讓讀者能初步了解DNAPL污染的調查與整治知識、應用現況,以及領域發展情形,並藉由國內外實務案例,能以更務實的角度,評估DNAPL污染的議題。

林財富説,「台灣土水污染防治技術合作平台」的宗旨,是引進國際上污染整治技術的研發應用,以及整治工作上獲得的知識與經驗,並加以推廣。經由平台上的專家學者們討論後,逐步針對國內土壤及地下水的各式問題,從技術層面探討解決最佳且可行的策略與方法,並編撰成技術系列專書,以達到推廣與教育目的,平台迄今已出版《土壤地下水污染場址的風險評估與管理:挑戰與機會》及《褐地與污染土地再利用:再創土地新生機》兩本專書。

學者專家歷經五年推出《重質非水相液體(DNAPL)污染場址調查與整治》專書,從紹...
學者專家歷經五年推出《重質非水相液體(DNAPL)污染場址調查與整治》專書,從紹北美洲含氯溶劑污染場址的研究歷史及挑戰,研討「重質非水相液體」的特性及台灣場址現況。台塑董事長林健男(左五)強調,台塑對於平台工作的推動正是ESG永續發展。圖/台塑提供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和潤電能全新品牌EVRun 首座電動車超級充電站啟用
下一篇
整理包/台積電股東會 董座劉德音談話重點一次看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