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562字
由中鋼(2002)(2002)與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合作的中能離岸風電計畫(中能風場)昨(24)日宣布,風場委由中鼎集團旗下俊鼎機械廠製造的93支水下基樁,已全數生產完成並通過驗收,將交由台船環海風電工程進行基樁安裝,風場海事工程正式啟動。
中能風場位於彰化外海,獲配300MW(百萬瓦)併網容量,共規劃建置31座Vestas V174-9.5MW離岸風機。中能發電董事長王錫欽表示,中能風場由中鋼公司與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IP)共同開發,是台灣現今本土化比例最高的專案。
2021年底中能成功融資到位,也示範了在台灣綠色金融政策的框架下,如何有效導引資金前進綠能產業,相當難能可貴。
王錫欽感謝供應商一同齊心努力,今年風場將正式邁入海事工程階段,期待明年底順利完工併網,每年便可以為台灣帶來相當於30萬戶家庭用電需求的乾淨能源。
CIP台灣董事總經理許乃文表示,中能的93支水下基樁全數委由俊鼎生產,是CIP彰芳暨西島風場率先完全採用本土水下基樁後再度下單俊鼎,以兩個風場900MW總容量的經濟規模支持本土供應鏈發展,落實推動離岸風電產業本土化。
中能風場執行長Joris Hol日前率領團隊,偕同俊鼎、台船環海一同為中能風場基樁裝船暨海事工程開工進行祈福。Joris Hol肯定俊鼎提前交付中能水下基樁,展現專業製造與成熟穩定的供貨能力。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