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全聯、家樂福60元排骨便當秒殺 背後的利潤率吃一驚

家樂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家樂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本文共1235字

經濟日報 記者嚴雅芳/台北報導

經濟VIP文章限時開放

全聯、家樂福配合農委會推出以國產畜漁產品為主菜、搭配時令蔬菜的60元幸福餐盒,20日起在部分門市開賣,預計4月起再擴大供應,每周以10萬份為目標。外界好奇,在原物料高漲的時代,60元便當怎麼做出來的?如何用低成本做出讓消費者買單的「幸福便當」?全聯、家樂福賣60元便當是賠錢在賣嗎?

網友對60元幸福便當的評價呈現「褒多於貶」,多數網友反應「60元管飽給過」、「60元有肉就不錯了」、「去別家60只能買一顆御飯糰」、「連台鐵都沒敢全力供應的60元便當」,但也有網友質疑「肉片會透光嗎?」、「天龍國國民有需要這麼低廉的便當?」、「每日限量是不是在搞飢餓行銷?」

使用食材單品價就超過餐盒售價

從全聯和家樂福60元便當上架首日的銷售表現來看,民眾相當買單。全聯表示,幸福便當不僅首日完銷,且帶動美味堂熱便當系列當日銷售也將近6,000個。家樂福也說,首日全台量販開買共計銷售出1,300多個,幾乎一上架就銷售一空,接下來會再評估上架數量,盡可能滿足顧客需求。

家樂福60元排骨便當。圖/家樂福提供
家樂福60元排骨便當。圖/家樂福提供

幸福餐盒雖然只賣60元,但烹調過程絲毫不馬虎,且餐盒內食材皆採用安全優質國產食材,利用高CP值營造出消費者購買時的幸福感。以家樂福「炸排骨平價幸福餐盒」為例,不僅比市售同類食材餐盒便宜許多,且食材選料與來源非常高檔,主食材是國產豬肉、高麗菜、豆皮皆由農委會提供。雞蛋則是家樂福推廣的動物福利標章/友善雞蛋聯盟認證非籠飼放牧雞蛋。光是餐盒內使用食材的單品價就超過餐盒的售價。

而幸福餐盒也非首次開賣,早在去年6月中旬,家樂福與農委會即合作推出第一波「台灣鯖魚平價幸福餐盒」,透過與在地農產密切合作,獲得熱烈迴響,統計至今年2月底銷售結束共賣出超過27萬個餐盒。

全聯則表示,配合農委會推出的「60元幸福餐盒」一方面是面對物價上漲時刻能發揮通路的力量,讓民眾在面臨通膨物價上漲壓力下,擁有更多經濟實惠選擇,另一方面也藉由推廣在地好物,提供農友最有力的支持。目前首年合作將供應250萬個,首波限定台北45家門市販售,每週共7,500個;後續每週將陸續增加數量至8萬個供應全台220家門市。

全聯。記者陳秋雲/攝影
全聯。記者陳秋雲/攝影

全聯:全力配合 虧錢也要做

零售通路能以此經濟實惠的售價推出用料講究的幸福便當,背後有政府的大力支持。農委會今年初透過疫後特別預算編列逾13億元推動農村送暖計畫,即有編列幸福餐盒和幸福餐食預算。與通路商的合作也給予合理利潤,全聯董事長林敏雄今年初曾說,「幸福餐盒承諾給全聯9%的利潤。」但他也說,這些便當單報廢的的就不只9%,預估會有一到二成便當報廢,所以毛利一定是負的,但全聯全力配合、虧錢也要做。

全聯董事長林敏雄。記者余承翰/攝影
全聯董事長林敏雄。記者余承翰/攝影

物價連年飆漲,民眾嘆,中午吃個便當都要超過100元。幸福餐盒的推出,主要用意雖是減輕民眾在物價齊飛下所面對的通膨壓力,讓消費者能吃到物美價廉的一餐,不過,從造成近日民眾搶購看來是「僧多粥少」,另一方面,眼看4月起電價又要調漲,電價調漲攸關民生及產業,市場憂心未來通膨問題只會更加棘手,60元便當的幸福感恐怕只是杯水車薪。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南科驚傳壓降 台積電:不預期對營運造成影響
下一篇
還記得VR背包電腦熱潮嗎?宏達電VR金字塔法老體驗大賣 這家廠商苦守5年寒窯見春天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