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AI/AR 眼鏡變日用品!高盛:陸市場2030飆破10億美元 按讚八台廠受惠

根據高盛證券出具的「AI/AR 眼鏡」報告中指出,在應用場景日益擴大下,預估中國大陸市場2030年將飆破10億美元規模,有望成為下一波穿戴科技黑馬。 路透
根據高盛證券出具的「AI/AR 眼鏡」報告中指出,在應用場景日益擴大下,預估中國大陸市場2030年將飆破10億美元規模,有望成為下一波穿戴科技黑馬。 路透

本文共956字

經濟日報 記者崔馨方/即時報導

AI/AR眼鏡正逐漸走向日常生活。根據高盛證券出具的「AI/AR 眼鏡」報告中指出,在應用場景日益擴大下,預估中國大陸市場2030年將飆破10億美元規模,有望成為下一波穿戴科技黑馬。台廠中,高盛按讚的關鍵供應鏈包括台積電(2330)、聯發科(2454)、大立光(3008)等八家公司,皆為「買進」。

AI/AR眼鏡正快速邁向主流應用,消費者需求在AI功能升級、價格下探與應用場景擴大帶動下持續升溫。高盛指出,隨著Meta、Xreal、Rokid、RayNeo、魅族、INMO等品牌加速推新,小米、蘋果也傳出即將推出相關產品,全球消費級AI眼鏡市場進入百花齊放階段。

國際大廠也加速推出新品搶市。高盛舉例,Meta計劃於2025年下半年接連推出兩款新品:與Oakley合作開發的AI運動眼鏡主打健身與訓練情境;另款高階機種「Hypernova」右側鏡片搭載顯示功能,可即時呈現通知、AI資訊等,強調資訊輔助與智慧互動。

Xreal也動作頻頻,宣布與Google合作發表「Project Aura」,成為繼Vision Pro後,第二個支援Google Android XR作業系統的重要專案;蘋果也傳出將於2026年推出智慧眼鏡新品,整合語音助理與鏡架相機功能,延續軟硬體整合策略。

事實上,高盛預估,中國大陸AI / AR眼鏡市場將於2024至2030年以56%的年均複合成長率(CAGR)成長,出貨量上看700萬支、規模突破10億美元。

不僅升級AI功能、支援翻譯與語音助手,更將售價壓低至350美元以下,大幅降低消費者入手門檻,AI眼鏡有望成為下一個穿戴裝置主流品項。

另外,AI/AR眼鏡的使用情境豐富,娛樂用途如虛擬大螢幕觀影、學習與辦公應用,包括即時翻譯、字幕疊加功能等;生活應用則以第一人稱視角的拍攝等,再搭配AI語音助理與環境感知技術,穿戴式裝置正朝向「生活助理」演進。

隨著科技巨頭紛紛搶進智慧眼鏡市場,將帶動相關供應鏈升溫,特別是顯示模組、光學鏡頭、感測器與語音辨識技術等關鍵零組件廠商,值得密切關注。

台廠中,高盛看好在AI/AR眼鏡供應鏈中的關鍵公司包括:台積電、聯發科、大立光、鴻海(2317)、台光電(2383)、臻鼎-KY(4958)、瑞昱(2379)、全新(2455)等八家,投資評等皆為「買進」。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就市論勢/消費性電子 先避開
下一篇
券商公會改選「老面孔」對陣 預料選情呈五五波拉鋸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