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936字
以色列對伊朗的攻擊持續惡化中東局勢。投資建議上,瑞銀出具最新報告指出,避險仍看好黃金,留意美國科技與醫療、中國大陸科技股、印度、台灣及歐洲高品質股票;貨幣則偏好日圓;政府公債與投資級債券皆是良好的固定收益標的。
整體上,瑞銀指出,以色列對伊朗發動軍事行動,背後是美國主導的遏止伊朗核計畫談判陷入僵局。與去年雙方軍事交火不同,此次伊朗的反擊強度、以色列的攻擊升級,以及美國是否介入,將決定局勢是否進一步演變為區域性衝突。
局勢惡化對供應鏈影響重大
其中,霍爾木茲海峽作為全球能源貿易要道,每日有逾2,000萬桶石油與天然氣經過,一旦局勢惡化,對供應鏈影響重大。目前油價已明顯反映地緣風險,預估短期內油價將維持高檔震盪,直至伊朗與美國進一步表態為止。
事實上,黃金避險功能再度獲得市場青睞。瑞銀指出,若負面消息持續發酵,金價仍具上行空間,加上美國財政不確定性升高,削弱美元及長天期美債的避險吸引力,黃金仍是最有效的避險資產之一。
因此,瑞銀維持對金價的正向評價,目標價上看每盎司3,500美元,若局勢進一步升級,甚至可能挑戰3,800美元,建議投資人利用短線拉回,逢低布局或加碼黃金部位。
美元的避險資產地位正弱化
瑞銀提醒,美元作為避險資產的地位正逐步弱化,且在美國赤字與債務問題未解下,預期美元強勢難以持續。因此,瑞銀已將美元評等下調為「不具吸引力」(Unattractive),並建議減碼美元資產,並分散至日圓、歐元、英鎊與澳幣等主要貨幣。
貨幣避險方面,瑞銀看好日圓優於瑞士法郎,主因日圓估值較低,且日本央行可能升息,相較之下瑞士則可能進一步進入負利率環境。
股票配置上,儘管戰爭風險升溫,短期波動加劇可能為長線投資人提供逢低布局機會,建議可以逐步加碼全球股票或均衡投資組合,可視為拉回為加碼的契機。
其中,瑞銀特別點名美國科技與醫療、中國大陸科技股、印度與台灣市場,以及歐洲優質標的,關注具質量與成長兼具的企業。
固定收益方面,地緣政治動盪期間,部分投資人可能轉向現金避險。不過,瑞銀建議,可轉向高品質的債券,與其持有過多現金,不如透過配置政府公債或投資級企業債等。
不僅債券殖利率具吸引力,也能強化投資組合的韌性。尤其在全球降息循環下,還能將帶動資金流入,進一步強化投資組合中的風險管理。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