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108字
台積電(2330)作為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其基本面展望在2025年持續穩健,隨著蘋果、博通、輝達(NVIDIA)等客戶推出新一代晶片,台積電的先進製程訂單預計將保持高成長。美國擴建計畫輪廓已經明確,剩下救援英特爾(Intel)的計畫尚未明朗。由於Intel現有產能限制,預期三年內對台積電不會有重大影響。
毛利率為主要關注點之一,53%是公司指引的中期目標,端視其執行效果。美國政府若重啟高關稅政策,預期台積電可將大部分轉嫁給客戶,短期直接衝擊有限,然而勢必要加速美國建廠,當供應鏈拉長後,材料能否維持穩定,將受到檢視,台積電還是有可能增加美國當地的供應商。
機器人產業在台股近年受到關注,主要因AI技術進步帶動人形機器人與工業自動化的需求,例如輝達推動AI機器人生態系;然而,台廠目前多集中於中低階市場,高階技術仍由中日德業者主導。
若美國對中國製機器人或零組件加徵關稅,台廠可能間接受惠轉單效應;但若關稅擴及台灣出口的加工機械產品,短期內恐壓抑美國市場需求,影響訂單量。
AI伺服器台廠擁有與輝達密切的關係,居於關鍵地位。製造地點原以亞洲與墨西哥為主,若美國對墨西哥加徵關稅,台廠可能面臨訂單波動,然而,AI伺服器台廠在全球供應鏈布局較早,可能在關稅戰中成為替代選擇,抵銷部分衝擊,若關稅影響有限,2025年將是關鍵成長年。
記憶體產業在2025年因AI與雲端運算需求回溫而看好,帶動DRAM與NAND價格上漲,特定廠商亦有特別的堆疊生產技術;然而,記憶體價格波動劇烈,供過於求風險仍存。若美國對中國記憶體產品加徵關稅,台灣與韓國廠商可能搶占市場分額。但若關稅擴及電子產品終端市場,可能抑制消費需求,間接影響記憶體出貨量。
光通訊產業因5G與雲端資料中心擴建而成長,台廠在高速光收發模組具優勢。2025年,AI伺服器與數據傳輸需求將推升400G/800G光模組滲透率,帶動營收成長。然而,中國競爭者價格戰仍是隱憂。美國若對中國光通訊產品加徵關稅,台廠可能獲得轉單機會。
鋼鐵產業在2024年因原物料價格上漲而復甦,廠商獲利改善。2025年,美國製造業回流與基建需求,如南加與烏克蘭重建,可望支撐鋼價,但中國產能過剩與出口傾銷仍是壓力。川普若重啟25%鋼鐵關稅,對台灣出口美國的加工金屬製品(如螺絲、手工具)不利,恐衝擊相關業者;然而,在美設廠的公司,可望免於關稅而受惠。
投資錦囊
整體而言,2025年台股熱門產業基本面多受AI浪潮與全球供應鏈重組推動,在關稅風險下,不易見到高度成長。川普政策的不確定性是最大變數,投資人應採「個股為主、指數為輔」的策略,聚焦具技術優勢與轉單題材的龍頭股,並密切觀察美國貿易政策動向,審慎進出為宜。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